首页 能源战略 油气 电力 煤炭 新兴能源 节能环保 资料库 视频资讯

低碳/循环

旗下栏目: 减排/服务 环境保护 低碳/循环 清洁能源

布好绿色发展“新棋局” 长江经济带奏响生态强音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7-09-19
摘要: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坚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实践基准。
生态,环保,环境保护,环保法,生态文明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坚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实践基准。在具体实践中,必须守住青山不放松、护好绿水不辞难,厚植发展优势,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带。

思想应时代需要而创新,彰显智慧魅力;实践以破解难题为导向,凝聚前进伟力。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依托。2016年1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理念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为在长江经济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落实绿色发展新理念

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为推动我国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长江经济带发展要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布好战略思维“新棋局”。

标注永续发展新高度。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理念,是深刻体现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理念。长江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既是经济共同体,更是休戚相关的生态共同体。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经跻身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区域的行列,但也面临资源环境超载的困境。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和战略定位,明确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首要位置,坚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实践基准,赋予生态文明建设前所未有的实践意义,必将标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高度。

提供强有力的绿色发展战略支撑。习近平同志指出,“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绿色发展理念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又引领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指向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理念是实践的先导,实践是理念的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强有力的战略支撑。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彰显生态主题、写好绿色文章,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有效推动区域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更好实现区域经济、人口、生态空间均衡。

在更优化的布局、更广阔的空间中推动绿色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同推进的区域发展三大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旨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于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区域合作架构,鼓励和支持各地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在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开辟我国内涵集约型区域协同发展之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实施的区域开发开放新战略,旨在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显著增强区域发展统筹度、整体性、协调性。三大发展战略着眼于一体联动和重点突破相统一,在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促进优势互补,推动以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全面形成,构建连接东中西、贯通南北方的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区域开发格局,在更优化的布局、更广阔的空间中推动绿色发展,实现整体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

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带

长江经济带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守住青山不放松、护好绿水不辞难。要以先进理念、科学思路、创新制度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增强战略定力,厚植发展优势,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带。

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生态文明观。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科学认识和把握发展与保护的辩证关系,牢固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生态文明观。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思路要明确,约束要硬化,长江生态环境只能优化、不能恶化。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先项目,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

自觉遵循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思路。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抓长江生态保护。要在生态环境容量上过紧日子的前提下,依托长江水道,统筹岸上水上,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自觉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为此,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有效促进长江经济带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长江经济带以水为纽带,要以长江水质保护为重点,切实保护和改善水环境,大力保护和修复水生态,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超载问题突出,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长江经济带沿江两岸重化工业布局比较密集,要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体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要求。

建立健全空间均衡有序发展制度。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大都留有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的印记。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牢固树立空间均衡理念,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健全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和自然资源统一监管体制;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长江流域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奏响绿色发展同心曲

习近平同志指出:“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和生物、湿地、环境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必须全面把握、统筹谋划。”长江经济带相关地区和部门积极落实中央要求部署,奏响长江经济带“共建走廊、双向开放、东中西互动”的绿色发展“同心曲”。

协力打造融合共生发展新走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增强系统思维,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使沿江各省市协同作用更明显,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导下,长江经济带11省市合力推进全流域协同融合,加快推进资源在更广领域优化配置。逐步建立健全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构建绿色生态廊道。不断提升黄金水道功能,抓好航道畅通、枢纽互通、江海联通、关检直通,高起点高水平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速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和城镇化空间格局优化,坚持创新发展和产城融合发展,着力建设现代产业走廊和新型城镇走廊。

合力构建东西双向开放新格局。习近平同志指出,“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长江流域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沿江各省市正充分发挥自身开放优势,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加快形成东西双向、陆海统筹对外开放新格局。一方面,深化向东开放。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积极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不断增强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撑能力,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另一方面,加快向西开放。长江中上游地区加快建设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加快联通“一带一路”经济走廊,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聚力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习近平同志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建立统筹协调、规划引领、市场运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当前,长江经济带初步形成多层次协商合作机制和规划体系,致力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协同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统领作用,多次组织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会议、专题会议。覆盖全流域的长江经济带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全面建立,一体化市场体系加速形成。其中,长江下游沪、苏、浙、皖四省市已建立“三级运作、统分结合、务实高效”的合作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