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垃圾分类,资源利用 垃圾分类可以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今年,嘉兴市新城街道积极开展试点分类,争创省级试点,以点带面,致力打造绿色发展的“新城模式”。新城街道通过创新分类方式,加强宣传力度以及构建长效机制,促进居民有效合理分类。 “垃圾放对了地方就是资源”,有效的垃圾分类,可以提高这部分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后续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升,这项工作被摆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 今年,嘉兴市新城街道以区、市两级的垃圾分类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导,开展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建设,推进垃圾分类的“四分三化”工作,积极争创省级试点,以点带面,致力打造绿色发展的“新城模式”,力争2017年底街道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到75%,2018年实现垃圾分类100%覆盖。 创新分类方式 打造垃圾分类新模式 近日,在大树花园二期、和立馨庭和江南巴比伦小区入口处,摆放着一个智能“可回收物”分类箱,一边用于回收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垃圾,另一半用于回收电池、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清晰明了,居民一看便知道哪些垃圾该放到哪个投放箱内。 上月底,新城街道建立了3个垃圾分类高标准小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积极探索垃圾分类的智慧管理。“丢垃圾前,先用智能卡在扫描区域进行扫描,随后选择所对应的垃圾种类,放入相应的垃圾箱。”工作人员给居民们演示这个新设备的使用方法。目前在这3个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内,每家每户都配备了一张智能卡,且所投放的垃圾数量都将记录在“绿色账号”中,并生成相应的积分,在达到一定的积分后,可用积分换取生活日用品等,以此来提高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而在殷秀花园,小区内的环卫设施早已改头换面,在小区内立了1座垃圾分类亭和宣传栏,在亭内配置水、电便于垃圾桶的清洗,在小区内设置92个分类投放点,极大程度的方便了居民投放,且每幢楼下都新设置了两个其他垃圾桶和一个可回收物桶。每天,居民会将分好类的垃圾拿出来倒入门口的分类垃圾桶,并在每天的固定时间,环卫工人都会骑着垃圾车沿着指定路线进行收集。“殷秀花园作为垃圾分类的试点小区,自8月份试行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我们正在25个其他小区推广这个模式,预计11月底之前能完成相关硬件设备的建设。”新城街道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在小区内有明显地变化,辖区道路旁的垃圾箱也已经更新换代。近段时间,不少市民走在秀洲城区的大街小巷时,发现街道两边的果壳箱焕然一新,原先部分老化的木门式果壳箱已经淘汰,并新增果壳箱投放点。新设的果壳箱,箱体由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灭烟盒4个部分组成,有利于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加大宣传力度 提升居民分类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垃圾分类需要分装多个垃圾袋,不仅提高了生活成本,还增加了生活琐事,并且在年轻人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更加不愿拿出多余时间来做垃圾分类处理。因此,要通过宣传力度的加大,逐步改变市民长期养成的垃圾混装的生活习惯,使垃圾分类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为了增强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新城街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志愿服务方式,深入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万名妇女进家庭;垃圾分类我做起,万只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我示范,万名志愿服务您;公务人员齐上阵,做到一个都不少”活动,提高全民垃圾分类意识,引导主动参与,让垃圾分类成为市民的生活习惯。 同时,为丰富宣传形式,街道通过举办分类知识讲座、编制朗朗上口的歌谣、生活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此外,街道还通过设置摆放宣传牌、宣传画、宣传图板,悬挂横幅等方式,浓厚宣传氛围,不断浓厚宣传氛围,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经常上门送服务,向住户发放宣传手册,讲解垃圾分类小常识,传授垃圾分类小技巧,逐步培育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实现从“随手扔”向“随手分”的转变。 居民的知晓率、参与率是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成功的关键。“垃圾分类意识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自上而下的重视和宣传教育。”新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继续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增强市民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提高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在深入开展“3个一万,1个不少”行动的基础上,将定期组织开展关于垃圾分类的主题宣传活动,同时依托社区文化家园、村文化礼堂等阵地,全方位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进一步推动形成“垃圾分类户户晓、家家分”的浓厚氛围。 构筑长效机制 持续推进垃圾分类 今天的努力决定明天的生活。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需要进一步创新方法,构筑长效管理机制。为此,新城街道通过整合街道、社区、物业、居民小组长和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建立了垃圾分类“三长制”,即充分发挥网格长、小区长和楼道长的作用,使之成为推进垃圾分类全覆盖的有力举措。同时,街道将建立垃圾分类“三长”公示制度,在每个小区区域内醒目设置“三长”公示牌,公布“三长”人员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内容和监督电话等内容,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我们计划借助基层网格管理,深化落实垃圾分类的各项职责,加强与各社区(村)协调配合以及对各个小区垃圾分类的巡查、监督与引导。”新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网格长、小区长、楼道长配合协助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从而发挥身边人影响身边人作用,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真正打造一个变垃圾为资源的城市。 针对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问题,街道还将建立分类垃圾会诊会商的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三长”参加垃圾分类的座谈会,采用开放讨论的方式,进行情况汇报、问题分析、经验交流、集体商讨,对于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现的难点,群策群力,对症解决,从而动态掌握各网格垃圾分类实施情况,探索符合街道实际的工作模式,推动辖区垃圾减量分类工作的进展。 在此基础上,为推进垃圾分类的长效管理,街道将实行垃圾分类培训员、指导员制度,为每个小区配备培训员1名,每10个楼道配备指导员一名,进行专门指导帮带,从而以点带面提高分类质量。同时,还将制定《新城街道垃圾分类村社区考核办法》,要求每月不少于两次集中检查+不定期抽查,将检查结果量化奖励到培训员、指导员和村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