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技术专家组负责人张希良近日在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时指出,中国的碳市场在设计和发展过程中是非常开放的,注意借鉴国外经验,同时,也有很多创新。这些将为发展中国家碳市场发展提供经验。 张希良指出,欧美碳市场的建设是采取分阶段的方式,并不是一开始就特别完美,而是逐步改进的。中国的碳市场也采取了这种方式,一开始在五个城市、两个省搞了7个试点,为国家的碳市场发展提供借鉴。 中国碳市场也有很多创新。首先,中国碳市场在起步时并不是基于总量的碳市场(mass-based)而是基于强度的(rate-based),这样能尽量降低企业的成本,并将其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 从碳排放控制(方式)上来说,(一直以来)中国也是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目前正转变为以总量控制为主。这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大政策也是相协调的。 此外,中国碳市场建设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在于电力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张希良坦言,中国大部分电价还是由政府决定的,电力行业如果需要额外购买配额,是会增加成本的,但这一成本无法通过电价的价格机制传导到用户端,所以很难完全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碳减排激励。所以,在碳市场设计时,特别是在核算高耗能企业的排放时,除了核算其直接排放以外,也核算和其用电用热相关的间接排放,以弥补电力市场不完善造成的一些影响。 目前,除中国外,其余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建立碳市场。中国碳市场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在于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