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源战略 油气 电力 煤炭 新兴能源 节能环保 资料库 视频资讯

天然气

旗下栏目: 石油 天然气 页岩油气 非常规气

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19-12-16
摘要:2018年是检验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见实效的元年,也是国内油气体制机制改革走向深入的关键之年。同时,国际局势和地缘政治风云变幻,世界能源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革,考验着我国保障能源安全的能力和定力。
油气

2018年是检验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见实效的元年,也是国内油气体制机制改革走向深入的关键之年。同时,国际局势和地缘政治风云变幻,世界能源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革,考验着我国保障能源安全的能力和定力。

近日,在“2019年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上,一份由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指出,一年多来,各部门、各地方和油气企业加强顶层设计、抓实协同保障、完善政策支持、优化重大布局、推进重点项目,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天然气年度消费增量创历史新高,冬季高峰期用气得到有效保障。

目前,从国际趋势看,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23%,仍是未来唯一增长的化石能源,国际能源署(IEA)、BP等机构预测2035年左右天然气将超过煤炭成为第二大能源。

而从国内形势看,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稳步发展,将带动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天然气在我国能源革命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预计2050年前我国天然气消费保持增长趋势。随着天然气消费市场的不断成熟,未来工业燃料、城市燃气、发电用气将呈现“三足鼎立”局面。

但是,目前我国天然气发展仍然面临挑战。首先,天然气进口量持续攀升给能源安全保障带来压力。同时,生态保护对天然气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不仅如此,储气能力不足、市场机制不顺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两大短板。

基于此,《报告》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谋划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重大布局。

一是全力打造四川盆地天然气生产基地。四川盆地是常规气、非常规气“双富集”气区,通过加大深层气、致密气和页岩气开发,未来四川盆地天然气生产占国内总产量三分之一左右,页岩气有望超过常规气成为主力气源。

二是全力打造鄂尔多斯盆地、新疆地区天然气主产区。通过加大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开发和突破陆相页岩气开发技术瓶颈,加大塔里木盆地深层、超深层以及碳酸盐岩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未来产量有望再上新台阶。

三是全力打造海上天然气生产基地。我国海上天然气资源丰富,受诸多因素制约,勘探开发进展缓慢。未来将加大协调推进力度,解决用海矛盾,进一步加快上产步伐。

四是力争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全面开花”。四川盆地以外的页岩气开发获得突破后,预计产量有望再增加百亿立方米。煤层气未来将以山西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为重点,加大煤系地层内气体资源综合勘探开发力度,力争尽早突破年产百亿立方米。

五是加快区域地下储气库群建设。当前储气设施建设面临规划选址难、用地难、盈利模式亟待突破等制约。下一步,拟围绕天然气产区和进口通道,重点打造区域地下储气库群,解决重点储气库用地问题,同时抓紧建立完善相关市场机制,加大政策支持,使储气设施投资可回收、运营可持续。

六是全力打造环渤海天然气供应保障体系。在进一步完善环渤海地区管网体系的基础上,依托现有港区布局建设一批LNG接收站,增强北方地区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天然气多元保障及抗风险能力。

七是有序发展替代能源。在现有煤制气产能基础上,加大示范项目建设力度,推进战略技术储备和产能储备任务落实。重点支持北方农村地区发展生物天然气清洁供暖,力争生物天然气产量实现突破。

八是合理布局进口气源和通道。加快推进天然气进口国别(地区)、运输方式、进口通道、合作模式以及参与主体多元化。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资源勘探开发和LNG项目投资与运营。

此外,《报告》认为,应当完善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配套政策。具体而言,应当加大增储上产政策支持力度。深化油气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改善资源开发地的营商环境。合理优化用气结构。推动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