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7日,是个极平凡的日子,但对刘家峡水电厂的每一个员工而言,却是一个值得纪念和十分自豪的日子,该厂安全生产首次跨越7400天大关,创投产发电以来的最高纪录。了解水电生产的人们清楚,在一个泥沙含量世界第一的河流上建起的水电站,这样的安全纪录堪称奇迹。 设备改造筑牢安全基石 多年的生产实践使该厂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设备是安全生产的稳固基石。由于受当时生产力等条件所限,部分设备存在许多与生俱来的缺陷和不足。 1986年,刘电人开始了一场中国水电史上波澜壮阔的技术革命。在这场历时15年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中,净增容量19万千瓦,相当于新建一座中型水电站。随着一大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主设备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监控系统功能日益完善、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 2007年8月,刘家峡水电厂建成投运甘肃省第一座330千伏GIS开关站;2011年2月,220千伏GIS开关站建成投运,电厂送出能力实现“华丽转变”,彻底解决了全厂窝电现象,清洁能源经高速通道源源不断输往祖国大地。 2012年6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关于甘肃黄河刘家峡水电站洮河口排沙洞及扩机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2015年9月6日,洮河口排沙洞工程关键环节——进水口水下岩塞爆破成功实施,实现国内首次大直径、高水头、厚淤积、大密度覆盖条件下的爆破施工,全长1480.94米的洞身全部贯通。2018年8月,洮河口排沙洞扩机工程2台15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洮河口排沙洞实现“一洞两用”,进一步提高了电站水能利用率和电站调峰能力,缓解了甘肃电网并网新能源装机容量大电网调节困难的问题。 2018年11月,刘家峡水电厂新一轮设备改造全面启动,目前已完成3号、1号、4号机组的定子改造工作。2021年10月,该厂2号发电机组整机改造启动,未来,这座全国水电系统的“老大哥”将“全新亮相”,焕发新光彩。 现场管理夯实安全基础 “安全生产要打有准备之仗”。在生产一线,刘家峡水电厂突出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各级安全管理人员严格履行职责,大胆管理,狠抓基本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围绕人身和设备安全这一主线,该厂强化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和事故调查分析“三种机制”。发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监察体系、责任体系和保障体系作用,强化“四级防控”责任,抓好安全责任、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的落实。同时加大反违章力度,大力开展“三抓三反”、“守规章、无差错”等活动,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机制,全面推进安全性评价、安全风险管理和安全技术监督。 该厂要求管理人员每天深入现场检查安全生产和设备运行情况,发挥现场监督协调作用,督促落实安全措施,分析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做到安全隐患事前预控,作业现场“三项措施”及“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不到位不开工。 在机组检修、设备改造、春检预试等工作中,针对工期要求紧、交叉作业面多的情况,各级管理人员克服点多面广、施工分散等管理上的困难,靠前指挥、靠前监督,做到了“工作不停止、管理不脱岗”,紧扣安全长链的每一个环节,随时纠正不安全作业行为,确保各项工作安全优质高效完成。 以人为本发挥主体作用 谁都知道,长周期安全纪录越长,干部职工的精神压力就越大,为了化解这种压力,全厂上下达成共识,即“淡化长周期、安全每一天”,“在岗一分钟、细心六十秒”。 当7400天这一创纪录时刻悄然来临的时候,刘电人没有表现出格外的惊喜,他们凭着“一丝不苟无差错”的工作态度,一如既往地用平常心对待每一天,把长周期记录化解成每天必须经历的分分秒秒,必须遵守的每一条规章和必须严守的每一个细节。 “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这句话对刘电人来说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岁月铭刻在心头的印记。该厂把强化安全教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在工作的各个环节,坚持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工作奖惩规定》,完善安全教育和奖惩机制,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大力加强对重点任务的安全监督检查,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下移,督促一线生产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重点开展了“领导班子深入班组抓安全”活动,建立党员干部安全生产联系点,厂领导亲临一线与班组员工同开安全学习会,了解班组人员状况和安全生产情况,与大家共同分析不安全现象产生的原因,加强具体工作指导,有力助推了班组安全建设工作的不断进步。 从把握职工思想情感变化入手,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得刚性的安全管理制度与柔性的安全文化理念相得益彰。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四个保证体系”的合力作用,注重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定期召开厂长联络员会议,各级领导深入班组及职工中了民意、察实情,想方设法地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职工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 回首过去,成绩辉煌;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刘电人必将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向着更新更高的安全目标拼搏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