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生物质能源,可再生能源,生物质供热 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2019年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截至2019年9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64亿千瓦,同比增长8.2%,其中水电装机3.55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2999万千瓦)、风电装机1.9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90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116万千瓦。 近年来,随着生物质能源政策的落实和技术的突破,我国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国务院参事、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在“2019全球生物质能源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强调:“生物质能源将是中国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生物质能产业促进会会长陈小平表示,在中国可供开发的生物质能源达8.37亿吨标准煤,相当于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20%以上。 但是相较于风电、光伏大红大紫,生物质能源却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部主任Paolo Frankl(保罗·弗兰克)表示,外界经常把生物质能源称之为“可再生能源中被忽视的巨人”。 对此,清华大学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表示,生物质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充分的重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生物质在中国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但是在国际层面上没有得到一个正确的身份,没有把生物质看作是能源重要的一部分,没有顶层设计、国家支持,变成了各个地方自由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原农业部科技司司长程序认为,生物质能源在我们国家仍然是成长初期,之所以会出现问题,因生物质能源在中国实际上是定位不正确的,导致了生物质能源的发展非常不尽如人意。其中可分成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来讲,国际油气价格多年下降幅度较大,低位运行,导致生物质能源的一部分品种在价格上没法与之进行竞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主观原因,即能源主管部门、业内人士过去只关注生物质能源的功能,把它等同于一般的商品能源,同其他的可再生能源相提并论,实际上处在非常不利的地位, 除此之外,程序认为,从生物质能源本身来看,主管部门把注意力一直集中在生物乙醇上,过于单一,把它作为所谓的“制高点”,由于生物乙醇始终没有很好的推广,特别是纤维素乙醇没有突破,所以使生物质能源的声誉受到一些影响,产生很多误解。 倪维斗呼吁,要给生物质能源,包括材料一个明确的名分、明确的顶层设计,以及明确的国家政策。 程序则认为,在生物质能源重新定位以后,国家生物质能源战略必须重新确立。也就是说除了要发展受到国际油、气价位影响小的生物质供热、取暖以及生物质天然气之外,在近、中、远期必须充分分别发挥生物质能源的环境、农村振兴和碳减排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