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京举办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研究会 发布时间:2024-12-31
摘要:12月26日,中国能源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聚焦“能源革命 数智赋能 电碳耦合 绿色发展 青春力量 低碳转型 智创未来 奋楫前行”主题,围绕青年人才培养及通道、未来能源
12月26日,中国能源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聚焦“能源革命 数智赋能 电碳耦合 绿色发展 青春力量 低碳转型 智创未来 奋楫前行”主题,围绕青年人才培养及通道、未来能源发展趋势、绿色能源及低碳发展创新成果、能源变革及数字能源创新成果交流等议题展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在线寄语青年科技工作者,希望青年一代能全身心投入到能源革命的伟大事业中,抓住历史机遇期,为建设现代化能源强国贡献力量,为人类的未来多做贡献。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人才工作处处长岳文彬出席会议并作专题报告。来自全国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青年学者共计9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秘书长、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荣霞主持会议。
孙正运在致辞中表示,青年工作委员会要做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和成才的引领者和组织者,成为研究会开展青年工作的助手和联络员,发挥好平台作用,让青年人才的智慧和才华与国家战略、当代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成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在服务国家战略落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要不断增强做好青年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搭建平台,提供学习交流、合作共进的机会。要加强人才托举,让有真才实学、甘于奉献、双手沾灰、两脚粘泥、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有更大、更广阔的舞台,建议通过开展科技奖励、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助力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
会议期间,孙正运为重庆锦禹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夲、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教授陈洪生、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光伏材料技术部部门经理李博研颁发中国能源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聘书。
本次学术年会上,岳文彬、孙正运和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秘书长高文胜为“学位论文激励计划”获奖者颁奖。中国能源研究会“学位论文激励计划”旨在鼓励能源领域青年人才的创新精神,激发科学研究和技术交流的积极性,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该计划于今年9月底启动,共评选出博士学位论文20篇、硕士学位论文2篇。
学术报告环节,岳文彬、外交学院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教研室主任牛仲君、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先进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董阳、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实验室西南分中心副主任夏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人工智能所数据智能技术室主任乔骥、河海大学副教授王浩分别作报告。报告环节由唐夲、陈洪生和李博研共同主持。
岳文彬在题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构建科协特色人才工作体系》的报告中详述了科协人才工作的5个主要特点和14个方面的人才工作,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更加了解科协组织和科技社团的人才工作情况,并鼓励大家依靠学术组织加快成长,为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牛仲君作题为《国际组织与能源治理》的报告并表示,伴随着技术进步和能源革命,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技术转移、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治理目标的驱动下,全球能源治理处于深刻调整与变革之中。除IEA和OPEC等传统国际能源组织外,能源宪章条约(ECT)、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等新的国际能源治理机制不断涌现,全球能源治理机制呈现出多层次、跨领域、范围广等特点。中国作为新兴经济大国应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变革,引领建立新的国际能源机构,为全球能源治理改革作出贡献。
董阳作题为《先进材料赋能低碳能源发展》的报告,提出煤基新材料不断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深入发展,煤基新材料与材料基因工程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式发展,不断提升煤基新材料设计、加工、制造及测试过程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对产业形成有效支撑。
王彬以视频形式详细介绍了南极考察活动。秦岭站是我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是新时代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常年考察站。王彬主任表示,秦岭站清洁能源团队将协同其他科研攻关团队和工程实施团队,全力克服南极罗斯海区域极强风、极低温、暴雪等严酷环境考验,完成集“风-光-储-氢”于一体的清洁供能系统建设任务,早日为秦岭站提供安全可靠的绿电、绿热和绿氢,支撑极地科考工作的绿色转型。
夏鹏作《电力系统碳达峰碳中和转型》报告并表示,在多重复杂因素影响下,科学合理规划能源电力“双碳”转型路径的方向、节奏和力度极具挑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在能源发展与安全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做好转型路径的顶层设计。具体来看,电力将逐渐将成为主要终端能源消费载体,增长空间大但增速放缓,中远期趋于饱和;电源结构持续清洁化,以新能源为代表的非化石能源比重持续提升;电力碳达峰不意味着各行业“一刀切”,统筹保供、消纳、产业发展与经济性,以电力行业晚达峰支撑全社会积极稳妥达峰。”
乔骥作《大模型驱动的电网运行智能体:技术探索与实践》报告并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和应用由来已久,但仍存在“不好用、不敢用”的现象。大模型通过海量数据的统一学习,在复杂任务理解、多模态融合分析、智慧涌现等方面具有显著提升,有望为电网运行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大模型驱动的电网运行智能体,可以综合利用电力系统各类计算工具、专用模型与业务知识,实现数据自主分析、任务自动规划、大小模型协同与人机高效交互,是未来大模型在电网运行中应用的新趋势与新模式。
河海大学副教授王浩讲述了“乘‘风’破浪,扬帆起航,‘青椒’成长故事”。
12月27日上午,青年工作委员会举行内部闭门会议,会议由王荣霞和唐夲共同主持,孙正运出席并讲话,与会所有委员共同探讨青工委2025年目标与工作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