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保供:如何在24小时做出14亿多人两天的“口粮”?
文章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2-12-15
摘要: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粮食实现增产丰收。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丰收”这两个字,不仅意味着田间谷物的颗粒归仓,更意味着从粮食存
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粮食实现增产丰收。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丰收”这两个字,不仅意味着田间谷物的颗粒归仓,更意味着从粮食存储到运输,再到加工,这一整条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掉链子”。粮食生产加工的“后半程”,田间连通到车间的过程中,有哪些硬实力?
加工硬实力:每天29亿斤!相当于14亿多人2天的口粮
其实,这说的是我国的粮食日应急加工能力。近年来,我国持续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提升应急“硬实力”。现在,一天的应急加工能力,目前已经达到了29亿斤粮,按照每人每天消费1斤粮来计算,能满足全国14亿多人口2天的需要。
坚固的保障,背后是全国6000多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他们共同担当起粮食应急保供的“压舱石”,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发挥保供稳市的作用。
在湖北省天门市一家国家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里,5条生产线齐作业,各式机器隆隆作响,砻谷、碾米,抛光、色选,加工车间里几乎见不到一个工人,却能精准分段式加工,日加工能力达到2000吨。处理系统能够自动分辨不同状态的稻米,成功脱壳的糙米就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而带壳的“不合格品”会被自动回炉重造,回到砻谷机重新脱一次壳。
加工完的成品,还能就近大量储存。日常的大米储备量保证在2万吨以上,其中一万二千吨属于政策性的应急储备粮。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保证应急储备量的前提下,会让储备粮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周转,通过正常周转,来保证应急储备大米的安全和新鲜度。企业负责人说,目前能够保证每天2000吨大米的出货量,可以满足500万以上人口当天的口粮需求。
加工好的粮食最后进入打包、装箱的环节。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袋袋大米正通过传送带运上卡车。在应急所需时,粮食从这里出发,很快就能进入应急配送、供应网络体系,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粮食应急预案体系,搭建了完备的粮食应急储运、加工、配送、供应网络,粮食应急保供能力不断提升,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持续健全,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及市场易波动地区的地方成品粮油储备均达到15天及以上,能够有效满足应急需求。
储备粮是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也是老百姓的“定心石”,在稳定市场粮价、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占地10万平方米的浙江省粮食局直属粮油储备库,共有34幢平房仓和6个储备油罐。储粮容量超过11万吨,可满足杭州1000多万人一个月左右的口粮需求。这么多的粮食如何做到科学储存呢?来看看这个粮仓有多“聪明”。
——自动化。粮食从码头卸船,装到运输车上,来到扦样质检处。经称重计量后,再从运输车上被卸下,通过传送带源源不断地送进粮仓。从运输到入库,整个流程几乎全部自动化。
——智能化。平整的谷堆下,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各种探测器和接收器。240个温度传感器, 5排,12列,4层,如同一个哨兵方队,24小时监测着粮堆各处的温度变化。粮食管理员林涛介绍,如果哪处出现病虫害了,粮食的温度就会升高,温度的变化马上就能反映到系统上,也能第一时间去处理,把病虫害扼杀于萌芽阶段。
借助一系列的科技手段,浙江省粮食局直属粮油储备库已经将储粮平均损耗控制在1.2‰以下,这样每年轮换时可以减少粮食损失100吨以上。
——绿色化。在P20号粮仓,记者还发现仓顶安装了太阳能(7.080, -0.05, -0.70%)光伏陶瓷瓦,形成了光电一体化建筑。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够更好地控制粮食温度,防虫防霉,保鲜保质。
当然,好处还不止这一点。有了太阳能光伏板,还能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在减少能耗成本的同时,也实现了绿色低碳。在整个粮库,共有8幢仓库采用了这样的光伏屋顶,年发电量可以达到40万度。
12月初开始,随着东北地区新粮陆续上市,一场横跨南北的粮食大迁徙进入旺季,这就是“北粮南运”。近亿吨的粮食,坐船、坐火车、坐汽车,从北方出发,一路南下,穿越数千公里,抵达南方千家万户的餐桌。作为东北唯一的沿海省份,辽宁成为东北粮食“南下”的重要节点,每年有8000万吨的粮食汇集到辽宁,从这里开始“南下”。
在大连港散粮码头的火车卸粮站,记者看到,5条散粮专用线直接延伸到码头,高峰时期,一昼夜可以实现300辆散粮车接卸,装卸粮食总量可达4万吨左右。
为了不断提升粮食集港的速度,港口还与铁路部门密切配合,为“北粮南运”开通了“特快专列”。所谓“特快专列”就是散粮车在港口卸空后,在港内集结成组,每组50-60车成组不拆分直接开往产地装车站,装车站完成装车后成组发往港口,全过程减少车辆编组环节,由原来的近15天一个循环缩短为不到10天一个循环,极大提高车辆运转效率,加快产地粮食周转。目前,大连港内贸粮食集港量的83%来自黑龙江产区,为了提升粮食集港速度,大连港已开通富锦、宝清、双柳等近10条线路,加快港口枢纽循环。
这么多吨粮食在港内集结中转,过程中如何保证“颗粒归仓”呢?这就少不了“自动化”作业和“数字化”监管。搭乘火车运抵的粮食会通过皮带系统运送进入筒仓,仓内装有粮温监测系统和通风系统,可以随时监测粮温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会立刻报警,保证粮食从进到出的数量和质量安全。
现在,大连港已有近30条北粮南运航线,东北地区的粮食汇聚到这里后,可以乘船去往华东华南沿海港口,再依托南方密布的水网,通过小型船只,分拨给各地的终端用户。
截至目前,今年辽宁沿海港口已完成粮食吞吐量3435万吨,同比增长42.3%,铁路运输完成粮食发运量2862万吨,同比增长16%,有力保障了“北粮南运”大通道畅通高效。
“丰收”不仅要靠粮食生产,还要靠节粮减损。因为在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节约粮食、减少损耗就相当于增产保供。在中粮东海大米加工厂的生产车间里,每天有300吨稻谷在这里转化成大米。稻谷在工厂里,如何减损增效呢?
筛选是第一步,通过振动筛将水稻在收割、运输、烘干过程中混入的稻秆、砂石等杂质清除干净,相当于给稻谷过一次“安检”。根据不同产地稻谷的长度,筛网的网孔还可进行毫米级的调整,在保证去除杂质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稻谷跑到杂质里的情况。
第二步是脱壳环节,谷粒在两个砂盘间被撕搓脱壳,成为糙米。记者看到,为降低碎米率,技术人员精准调节砂辊间距、风力大小等参数,减少稻谷脱壳损伤。一种叫做提粮机的机器还能把剥下来的稻壳再过滤再筛选一遍,继续用于生产加工。光是这一步,每年就可以节省出来24吨稻谷。
碾米是关键一环,糙米表皮纤维较多,影响口感。碾磨度越高,加工出来的大米就越洁白透亮、有光泽,口感也更加细腻,但是很多营养物质也随着被碾磨掉的表皮白白流失。技术人员研究发现,糙米表皮被碾磨掉9%的时候,大米的口感、香味达到最佳。
包装环节也是大有文章,为了最大程度保鲜,这家企业使用真空包装袋,相比过去的尼龙袋来说,可以有效降低大米储运中的热损,减少大米营养、水分等流失。
中粮东海粮油大米厂总经理徐建方总结说,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精细化的管理,关注每一道加工工序的细节,优化生产技术工艺,建立标准体系,最大程度地保留稻米原生美味,降低无谓的加工耗损。
减损体现在稻谷加工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里,而玉米也通过产业链的延长,跳出传统的饲料用途,摇身一变成了更多市场俏销的产品。
在山东诸城这家粮食加工企业,记者看到,玉米进入生产线后,被加工成淀粉浆,再经过液化、糖化等一系列工序,变成了广泛应用在食品中的赤藓糖醇,附加值大大提升。
过去,玉米加工的初级产品70%都转化成淀粉,可如今,小小一粒玉米,浑身都是宝,在精深加工生产链上形成十几种产品,最大程度实现减损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