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明确要求,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认真执行《天津市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八项举措,进一步提出“稳经济、保供电、促发展”九方面36条落实措施。 一、全力保障电力安全供应 着力提升电网供应能力。做好新增机组并网服务,服务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政策落地实施,保障各类电源“应并尽并、满发稳发”。规范开展中长期交易,加大省间电力现货交易参与力度,全力争取外电资源。着力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等专项行动,加强特高压密集送电大动脉和“城市生命线”输电线路等重要设备运维,开展重要变电站专项带电检测、巡视值守和辅助监测,确保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着力保障社会用电。坚持“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节约用电助力”,引导用户主动科学错峰避峰。加快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大力拓展“供电+能效服务”,推动形成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着力保障公共安全。强化城市供电网应急抢修中心和应急抢险基干队伍建设,提高全天候响应、抗疫应急及抢险救灾能力。融入公共安全和抢险救灾体系,发挥专业能力,提供应急指挥、应急照明、临时供电等支援。 二、适度超前开展电网投资 发挥电网投资拉动作用。2022年安排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预计带动社会投资超过230亿元,满足近期我市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保供电、保民生新增需求,为上下游企业释放市场需求。加快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2022年底前天津南扩建工程完成核准,天津北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具备核准条件,2023年上半年开工天津南扩建工程,下半年开工天津北输变电工程,构建“三通道、两落点”受电格局,打造新能源接网、消纳及“绿电入津”能源供给枢纽平台。加快重点电网工程建设。及早开工武清重建、本溪路等重点工程,及早投产津霸路、红旗路重建等35千伏及以上工程,开展高质量城市配电网建设等重点工程,不断优化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提升供电可靠性。加大新开工项目储备力度。加快推动天津北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等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形成充足的开工项目储备,力争明年开工110项电网工程,项目总投资150亿元。 三、积极服务清洁能源发展 推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开展第二批新型电力系统重大前瞻课题研究,形成一批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研究成果。聚焦分布式智能电网、新能源友好并网、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等领域,筹划安排一批示范性、标志性工程。服务新能源项目建设。加快服新、鑫泰路新能源送出工程建设,构建宁河、大港新能源接网专用通道,满足华电海晶百万千瓦级“盐光互补”新能源基地、宁河百万千瓦级风光储新能源基地及大港百万千瓦级风光储新能源基地接网需求。促进清洁能源并网消纳。全力做好新能源并网服务,畅通接网工程“绿色通道”。推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加快应急调峰电源建设,推动深化蓟州抽水蓄能项目、新能源共享储能项目前期论证工作,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绿电交易比例。配合政府出台绿电交易规则,稳步扩大绿电交易规模,逐步形成完善的绿电交易和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省内平价新能源机组入市交易,逐步引导电力用户形成绿色电力消费意识,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建成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全速推进意风区8号地块建设和综合功能布局,打造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等九大核心功能板块,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双碳”创新研究和专业服务机构。 四、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持续提升“获得电力”水平。持续深化“三零”“三省”办电服务,进一步优化办电流程、环节、时限等服务标准,提供“线上办、线下办、现场办、预约办”等多种办电渠道,保障客户办电公开、便捷、高效。提高客户办电效率。推进融入建设项目联审平台,免费开展客户接入系统设计,超前制定供电方案,实施配套电网工程“契约制”,确保满足客户用电时间,做到“电等项目”,提升办电便利度。提高供电可靠性。持续优化网络结构,全面实施配电设备标准化,加大配电自动化应用力度,加速智能巡检、在线监测、智能监拍等新技术推广;提高不停电作业能力,大力应用带电作业机器人,持续优化“网格化”运维体系,提高设备运检质效。服务重大项目落地。加快大港500千伏变电站、南港东220千伏变电站等大乙烯配套电网工程建设。加快集疏运通道等市政重点项目配套电力设施迁改工程实施,为大项目顺利实施创造条件。推进高压电缆进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降低市场主体接入成本。积极稳妥推动国办函〔2020〕129号文件实施细则落地,明确政府和供电企业承担工程内容,落实有关政策要求,进一步降低用户配套建设成本,实现用户办电更“省钱”。提供疫情防控项目加急办服务。发挥党建优势,深入实施“党建+优质服务”工程,在供电服务重点部位、关键领域创建党员责任区、示范岗,集中力量及时为核酸筛查、方舱隔离、医疗物资等疫情防控项目提供电力保障服务。 五、助力稳定供应链产业链 建成电力供应链服务智慧园区。投资9.16亿元,年内建成电力供应链服务智慧园区,形成辐射京津冀的电力物资招标采购、仓储应急、设备检测、物流配送一体化基地,强化产能运力统筹能力,带动电工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京津冀电力供应链全链业务发展。打造供应链产业链服务生态圈。深化与电力上下游企业合作关系,推动供应链产业链转型升级,用订单激活供应链生产活力,稳定市场预期。通过采购、检测、物流及电力物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新能源设备和储能设备需求,助力重点产业链补链强链。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十四五”计划投入9亿元,重点开展电动汽车车网互动、新能源调度运行等核心技术攻关,带动产业技术升级。依托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加强产学研创新合作,推动重大成果转化应用。全力推进滨海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建设,服务天津高质量发展。加强产业链金融服务。深化电e金服平台推广应用,发挥能源产业链“链长”作用,帮助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助力降低融资成本,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发展。 六、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助力小微企业纾困。全面落实政府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电“欠费不停供”政策,设立6个月的电费缓交期,缓交期间免收电费违约金。配合政府部门清理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行为。及时足额支付账款。杜绝拖欠中小企业款项,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无分歧款项。严控“背靠背”付款条款,加强上游款项催收并及时向中小企业付款。服务上下游企业融资。引入更多金融机构参与能源产业链金融服务,推广银行保函、投标保证保险、履约保证保险替代保证金等业务,释放中小企业资金压力,服务企业融资需求。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开展助企纾困、服务企业复工复产走访服务,公司两级领导班子走进企业和项目现场,了解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协调解决用电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助力企业复工达产。 七、助力保障民生稳岗就业 做好电力普遍服务。积极对接企业家协会等行业机构,建立专属客户联络机制,实时跟踪行业用电需求;积极对接街道(村镇)、居委会、社区、物业等机构,主动公布网格经理联系方式,提升电力服务效率,做好用电客户普遍服务。扎实做好稳岗扩就业。加大招聘力度,2022年总体提供就业岗位超过400个,同比增长11%。 八、全力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全市充电网络布局。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升级改造,建设武清、滨海大型综合充电示范站;推广个人充电桩联网通办,做好天津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综合平台建设运营。服务数据中心建设。制定最优供电方案,为数据中心建设运行提供坚强电力供应,为运行数据中心提供用能优化、电冷暖供应、储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综合能源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服务轨道交通建设。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确保京唐高铁、京滨高铁配套并网线工程按期投产;加大高铁、高速、地铁等配套迁改工程和供电工程推动力度,确保满足轨道交通建设需求,助力便捷出行。服务通信基站建设。助力天津市“5G城市”战略落地,聚焦5G基站发展规划,主动对接运营商提供便捷接电服务和集团户电费服务。 九、全力服务乡村振兴 进一步提升电力基础设施,助力产业振兴。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持续提升农村配电网健康水平和供电可靠性。在农村各类新型产业园区主动开展10千伏主干网架布局,搭建坚强可靠的标准化电网结构,完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电力设施,助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能源绿色转型。支持农业秸秆、禽畜粪污等沼气发电资源化利用。依托“新能源云”,为发电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平台支撑,做好新能源一站式全流程接网服务,优化接入系统设计、采用典型接网方案,实现“应并尽并、愿并尽并”。推广“新能源+储能”开发模式,提高农村地区新能源发电利用效率。服务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动农村地区电力“十化”建设,年内完成第二批15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电力“十化”落地,提升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水平,让美丽乡村更宜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