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新闻,能源经济,电力,煤炭,油 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3)11月7日至17日在德国波恩举行,因其是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的首次大会,所以备受瞩目,大众对于此次气候大会能够取得怎样的进展和成果充满期待。 而为此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此次COP23将就《巴黎协定》的实施展开进一步谈判,旨在落实《巴黎协定》规定的各项任务,提出规划安排。同时,他提出,中国有决心和信心持续推进气候治理,并愿意同其他国家加强合作,为全球气候改善作出贡献。 期待成果 大气与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全球气候有任何变化都会成为焦点。不过由于人类发展进程带来的负面影响,大气已经开始“表现不良”。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温室气体公报》就指出,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2016年以惊人速度急速上升至80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种大气突变速度在过去70年中前所未有,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在大气中迅速增加有可能引发气候系统前所未有的变化,并导致严重的生态和经济失调。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与世界各国政府、社会机构等,先后组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签署《巴黎协定》等协议,助推二氧化碳减排等环保举措。 而《巴黎协定》想要真正地发挥作用,指导落地的细则必不可少,此次COP23正是为此而来。“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为2018年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希望在今年的会议成果当中,要能够有一个全面反映各方诉求,平衡反映《巴黎协定》各个重点要素的可供明年谈判的实施细则案文草案。”解振华说。 除外,解振华强调,要完成《巴黎协定》中提出的2020年之前各国已经作出的承诺和实施已经达成的各项决定和共识。 “我们希望在这次会议上各国能够就2020年之前的承诺和行动作出报告,对各国的行动进行一次检查,来督促各国进一步兑现承诺。特别是发达国家2020年之前要率先实现减排,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每年1000亿美元的资金技术支持,这也需要在这次会议上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通过这项工作使各个国家建立政治互信,增加履行义务兑现承诺的信心,给国际社会以更大的信心,展示多边机制的有效性。”他说。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不久之后就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这给全球协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了不确定性。解振华表示,美国是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员,中美之间过去曾经有很好的合作,且一起推动了《巴黎协定》的达成和生效,但这次美国政府宣布要退出《巴黎协定》,各国对美国这种态度失望的同时都表示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落实《巴黎协定》。“各国一方面表示要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协调,实现共赢;另一方面,大家对整个进程抱有很大的信心和决心。” 另外,据了解,中国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为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非洲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物及设备援助,对其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政策规划、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并启动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 中国努力 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一个措施非减少碳排放莫属,中国尽管还处于发展中国家背景下,但也为此作出了自己很大的努力。 来自解振华的介绍,与2005年相比,中国在GDP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碳排放强度大幅度下降,煤炭消费总量出现连续几年下降,扭转了多年以来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经济增长和碳排放脱钩的趋势初步显现,实现了经济增长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 需要指出的是,也正是因为政府多年的努力,中国民众对于中国政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进行的国际合作表示了极高的支持。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11月1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高达94%的受访者支持中国落实《巴黎协定》,近97%支持中国政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本次调研对象为18-70岁的中国居民,样本总量为4025人,覆盖中国332个地级行政单位和4个直辖市。 报告显示,九成以上受访者表示了解气候变化,94.4%的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正在发生。在此情况下,中国官方近年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受到民众欢迎。96.3%的受访者支持中国于2015年底加入《巴黎协定》的决定。在美国已正式向联合国提交退出《巴黎协定》意向书的情况下,94%的受访者仍然支持中国继续落实《巴黎协定》,其中过半数“非常支持”。中国民众也愿意为应对气候变化尽力。根据报告,73.7%的受访者愿意为购买气候友好型产品花费更多的钱。其中愿意多支付一成价格的受访者占比最大,近30%。 但减排的道路须且行且珍惜,因此,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十三五”期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8%。“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十二五’期间碳强度下降了21.8%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这个目标是一个很有力度的目标,完成这个目标需要作出艰苦的努力。”解振华表示。 与此同时,中国亦在不断建设完善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未来,中国会从五个方面入手推动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一是持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二是积极研究国外碳市场的经验,也吸取它的教训。三是持续推动、完善全国碳市场的相关制度设计。比如组织起草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市场监督管理办法、企业碳排放报告管理办法,包括《碳排放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等相关的配套措施、配套制度。四是开展碳市场相关的支撑系统建设。五是深入开展碳市场相关能力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