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耗煤 5月以来,六大发电集团耗煤量(以下简称“六大电厂耗煤”)同比下降18.9%,较4月5.3%的降幅进一步扩大。 由于六大电厂耗煤数据发布频率高,且历史上与中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通常会被市场当做是观察经济增长情况的重要监测指标。 此次耗煤量降幅骤然扩大,再次引发了市场对经济下行的担忧。然而国泰君安公用事业团队分析了现象背后的三重原因,得出重要结论——“廉颇老矣”,六大电厂耗煤的数据对判断宏观经济增长的价值或已远不如前。 当前六大发电集团日耗煤变化 与全社会用电量变化严重背离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原因一:沿海用电需求显著弱于内陆 六大电厂耗煤的数据取样于沿海地区,为浙电、上电、粤电、国电、大唐、华能六大集团旗下位于沿海火电厂的日耗情况。 然而,目前我国电力需求的地域差距较大,沿海省份用电量增长显著弱于内陆地区。 以2019年1-4月为例,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用电量增速分别为2.8%、5.6%、2.2%、3.1%、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 与之相反的是,内蒙等地受益于重工业迁移、外送电需求增长等影响,电力增长较快。 因此,沿海省份的用电需求显然已经不再能全面反映全国的用电需求情况。 沿海用电增速略低于全国平均(2019年1-4月)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原因二:沿海地区外来电占比提升 就算是在沿海地区内部,火电厂的日耗情况也越来越不能反映电力的真实需求。 2019年1-4月,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用电量呈现正增长,然而火电发电量均为负增长。 这是因为,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省份相继实施控煤计划,大力削减煤炭消耗量。在控煤趋严的大背景之下,沿海省份的电力需求主要依靠外来电和省内清洁能源补充。 与此同时,跨省跨区电量规模不断扩大,多条特高压线路陆续投运(锦屏官地送江苏、向家坝送上海、溪洛渡送浙江等)。 截止2017年底,国家电网特高压输电通道累计送电超过9000亿千瓦时,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量累计2028亿千瓦时,主要受电省份包括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山东等地。 根据在建及待核准特高压项目进行测算,预计到十三五末,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还将有较大的特高压增量。 因此,东部沿海省份用电量结构近年来逐步发生改变,外来电占比不断攀升,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等地外来电占比由2008年的11.3%、10.9%、32.0%、24.1%上升至2018年的26.0%、19.5%、47.4%、30.9%。 外来电占比的不断扩大,使得当前沿海多省份的内部发电量增速显著小于用电量增速。 沿海省份外来电占比逐年提升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福建外来电较少,故不做列示) 原因三:清洁能源挤占效应显著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之外,更核心也是更长久的原因,是只有火电才会耗煤,因此六大电厂耗煤主要反映的也是全国火电的发电情况。 然而近几年来,火电发电量增速与全国总发电量增速的差距正在越拉越大。 以最新数据为例,2019年1-4月,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4.1%,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3.6个百分点,其中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4%,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5.7个百分点。 火电发电量增速<发电量增速 数据来源:中电联,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火电发电量增速明显低于总发电量增速,主要原因是清洁能源的挤压效应显著。 以沿海各省为例,由于清洁能源发展较快,省内火电发电量占比明显下降,2019年苏、浙、粤、闽火电发电占比较2010年下降5-10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积极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新增装机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一半。 截止2018年底,我国风电光伏装机合计3.5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例达到19%,较2011年提升14个百分点。 新能源作为重要补充能源高速发展,占据了电力需求的主要增量空间。 清洁能源挤压电力需求增量空间 火电发电量占比日趋下降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根据国泰君安公用事业团队的预测,2035年全国电源装机将达到36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将由2018年的40%提升至60%,对火电的挤压效应将持续增强。 2035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将超过60% 数据来源:国家电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不过短期来看,比风电和光伏更厉害的,是水电的挤压效应。 来水是水电发电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而由于来水的不规律性,水电的发电量呈现出较大波动,丰水年/期,水电对火电的挤占效应增强,贫水年/期,水电对火电挤压效应减弱。 2019年以来,南方部分地区来水普遍偏丰,水电持续高发,1-4月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3.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2.4个百分点。这让火电受挤压更加明显。 2019年来水较好 水电持续高增速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火电,不温不火 总结以上的三重原因:首先,沿海省份用电增速走弱,渐渐无法代表全国的用电量增速;其次,跨省跨区输送电量增加,沿海省份火电厂耗煤量与用电增速也不再匹配;最后,清洁能源正出现越来越明显的挤占效应,火电对整体用电量的代表性也将越来越弱。 因此,在“六大电厂耗煤”与“全社会用电量”的关联越来越弱的大背景下,也将逐渐失去对于经济走势的参考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