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三港 今年上半年,一篇《河北省酝酿搬迁秦皇岛煤炭港口》的报道引起了煤炭圈的热议。文章称,河北省正在酝酿将煤炭港口从秦皇岛迁出,承接地是曹妃甸港。作为百年煤炭大港,秦皇岛港的煤运史或在未来几年内逐渐终结,未来秦皇岛港将聚焦旅游码头和集装箱码头业务。 大秦铁路是西煤东运的第一大通道,秦皇岛港是大秦铁路最大的配套港口。2017年大秦线完成货物运量4.3亿吨(多数是煤炭),其中秦皇岛港合计完成煤炭吞吐量2.14亿吨,为我国第一大运煤港口,设计年通过能力1.93亿吨,实际吞吐量已经远远超过最初的设计年通过能力。 神朔黄线、黄万线和与之配套的黄骅港、天津港南疆煤码头,为西煤东运的第二大运煤通道,主要承担神府、东胜地区煤炭的外运任务。2017年,朔黄线完成货物运量3.04亿吨,其中黄骅港合计完成煤炭吞吐量1.88亿吨,环渤海五大港口中位居第二,设计年通过能力1.85亿吨,吞吐量也处于满负荷状态。 目前来看,如果说秦皇岛港和黄骅港属于营养过剩,那曹妃甸港明显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作为北煤外运系统的配套工程,相对于其他四港,曹妃甸港建的最晚。根据曹妃甸港区总体布局规划,最初计划建设七座5000万吨级煤码头,年煤炭下水能力3.5亿吨。目前前三期工程已经投入运营,分别是一期国投曹妃甸码头,煤炭运输能力1亿吨/年;二期秦港曹妃甸码头,煤炭运输能力5000万吨/年;三期华能曹妃甸码头,煤炭运输能力5000万吨/年;四期华电曹妃甸码头目前已经接近完工,预计2019年投入营运。 今年1-5月份,曹妃甸三港(国投曹妃甸港、曹妃甸港二期、华能曹妃甸港)合计发运煤炭3815万吨,按照这个比例核算,曹妃甸三港今年的发运量大概在1亿吨左右,距离2亿吨的设计通过能力,差距甚大。事实上,曹妃甸群港吃不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已成为一种常态。以投入营运最早的国投曹妃甸为例,下表是六年来国投曹妃甸港煤炭吞吐完成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国投曹妃甸港煤炭煤炭吞吐量呈现先高后低走势;尤其是从2015年开始,受煤炭市场下行压力加大,资源分流等因素影响,国投曹妃甸港连续出现下降。2016年,通过能力为1亿吨的国投曹妃甸港完成煤炭运量只有3840万吨,仅占码头设计能力的38.4%。2017年略有好转,但是仍有接近50%的闲置运量。 事实上,曹妃甸群港从投入营运开始,就面临着缺少货源的窘况。曹妃甸港区位于大秦线的支线迁曹线的南端,设计之初主要依靠“大秦——迁曹线”提供货源,分担秦皇岛港口的集散压力,远期则作为我国第三运煤通道——蒙冀铁路(张唐线)的主要下水港,与中国最大的产煤区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连接,将这些地区的煤炭发运至中国华东、华南等地或出口。 大秦线运输的煤炭65%来自神华、同煤、中煤、伊泰等四大煤企。神华、同煤等大户煤炭主要流向秦皇岛港、和国投京唐港。作为大秦线支线迁曹线的配套港口,国投曹妃甸港所运煤炭主要定位于内蒙中小户煤企和市场煤。从2015年开始,受神华准池线分流影响,大秦线运量下降,神华、伊泰等主力煤企减少了由大秦线运往环渤海港口的煤炭发运量;同时小型煤企的加速去产能也进一步减少了发运量,造成国投曹妃甸港到港资源大幅减少,港口空泊,堆场、垛位闲置现象严重。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蒙冀铁路2015年底通车以后,实际发运效果令人失望。蒙冀线,建设之初叫张唐铁路,西起内蒙古鄂尔多斯,东到曹妃甸港,设计运输能力为2亿吨/年。2015年底投运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落、煤炭市场低迷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蒙冀线煤炭运量增长缓慢。同时国家加大环保治理力度,高速发展新能源发电,坑口发电、西电东送,以及放宽进口煤政策,随着后续蒙华铁路的通车,沿海各省市对环渤海电煤的采购难有增量。 在环渤海煤炭调入量几无变化的情况下,蒙冀铁路面临着跟大秦线和朔黄线的直接竞争。秦皇岛港对接大秦线,凭借着运输快、效率高、运价低的优势,秦皇岛港已经先入为主,与多家发煤、用煤企业签订了常年的场地泊位长租协议,山西煤企在秦港形成了运输定势。秦皇岛港成为大秦线的煤炭优先发运港,秦皇岛港运不了才到京唐港,京唐港不行再到曹妃甸港。 此外,神华准池铁路投入运营对大秦线配套港口影响大大超过预期,目前从内蒙通过“准池—朔黄线”发往黄骅港的煤炭,比通过“大准—大秦线”发往秦皇岛港的煤炭综合成本要低约17元/吨。这部分差价,秦皇岛港通过压缩成本、下调港口费也难以弥补,而运距更远的蒙冀线综合费用更不占优势。2015年以前,非神华煤炭不能进黄骅港,港口一直不能满负荷运转。随着准池线的开通和黄骅港的对外开放,黄骅港煤炭调入量大幅提升,对环渤海的港口的分流作用明显。 此外,神华准池铁路投入运营对大秦线配套港口影响大大超过预期,目前从内蒙通过“准池—朔黄线”发往黄骅港的煤炭,比通过“大准—大秦线”发往秦皇岛港的煤炭综合成本要低约17元/吨。这部分差价,秦皇岛港通过压缩成本、下调港口费也难以弥补,而运距更远的蒙冀线综合费用更不占优势。2015年以前,非神华煤炭不能进黄骅港,港口一直不能满负荷运转。随着准池线的开通和黄骅港的对外开放,黄骅港煤炭调入量大幅提升,对环渤海的港口的分流作用明显。 面对运力饱和的大秦线和朔黄线,蒙冀线处境尴尬。今年5月份,蒙冀线开始接入万吨大列。从目前形势看,大列接入已经逐渐取代小列,预计2018年蒙冀线可以增加2700万吨煤炭运力,今年将达到7700万吨,距离2亿吨/年的设计发运量仍然甚远。迫于还贷压力,蒙冀线有强烈竞争煤运发运权的诉求,可能会下调铁路运费,但大秦线和朔黄线也不会示弱,同样会降价促销,在不存在运价优势的条件下,除非下游煤炭需求大幅转好,下水煤再次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否则蒙冀线运量难有大的提高。短期来看曹妃甸三港的空泊、闲置现象难以扭转,目前曹妃甸后期两个5000万吨/年的码头已经停建。 笔者认为,作为百年大港,目前来看秦港秦仍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煤炭价格的“风向标”,承担着国家平衡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平抑煤炭价格的重任,短期内退出煤运市场的可能性很小。不过长远来看,秦港逐渐退出煤运市场,会大大释放曹妃甸港群的发运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