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黔西南州印发的《黔西南州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工作方案》提出,推动当地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煤矿单井规模,增加煤炭产能产量,提升煤矿本质安全水平。 《方案》从4个方面按2025年、2030年两个时间节点提出发展目标,其中: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州煤矿数量总体控制在 70 处左右。到 2025 年,60 万吨/年以上生产煤矿产能占比提升至 70%以上,国有企业煤炭产能、产量占比提升 10%以上,到 2030 年,生产煤矿平均产能达 90 万吨/年以上,国有企业煤炭产能、产量占比提升 20%以上。 ——供应能力大幅增强。到 2025 年,生产煤矿产能 3000 万吨/年以上,原煤产量 2000 万吨以上,外调煤量达 300 万吨。到 2030年,生产煤矿产能 4000 万吨/年,原煤产量 3000 万吨,在兴义市、兴仁市、义龙新区和晴隆县建设大型煤炭储备基地,煤炭产供储销体系更加完备。 ——智能化水平加快提升。到 2025 年,煤矿基本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面占比 80%以上,累计建成智能化工作面 5 处以上。到 2030 年,煤矿全部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 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面占比 90%以上,基本实现智能化采掘作业, 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 10 处以上。 ——安全形势根本好转。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 重大灾害防治和安全监管效能显著增强,较大及以上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州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方案》提出了重点任务:围绕主要发展目标,实施“六个一批”分类处置,提出了提升煤炭产业集中度、严格煤矿项目准入、破解涉法涉诉难题、强化煤炭人才供给、推进煤矿智能开采、保障矿井供电安全、加强矸石堆场用地供给、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提高政府管理能力等重点任务,并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重点任务中最核心的是实施“六个一批”分类处置,这也是实现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路径。 此外,《方案》还明确了9项政策措施及4方面保障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