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化工 煤炭大省山西于2018年高调宣布,在全省重点推进100个煤化工项目,并力争当年先行完成半数项目建设。而今一年多过去,项目落地情况远不及预期,已上马项目的推进速度、力度也不尽如人意。专家指出,面对资源、规划、资金、环保等多重掣肘难题,山西煤化工产业发展道阻且长。 清洁转化利用煤炭超过200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70亿元、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山西省工信厅日前发布2019年行动计划,提出构建“大型化、多联产、一体化的现代煤化工产业格局”,并逐一制定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发展、传统煤化工产业提升改造、开展煤化工行业重大技术等重点任务。加快煤化工产业转型,其决心可见一斑。 实际上,这已不是山西首次立下“大目标”。就在一年前,原山西省经信委一口气提出“重点推进100个项目建设”的计划,并称当年就要力争建成投产其中50个,完成2018年销售收入700亿元。彼时,项目数量之多、发展规模之大,着实在业内引发不小震荡。 理想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记者近日多方摸底获悉,来自资源、资金、环保等方面的制约,让山西煤化工转型之路并不顺畅。有专家直言,因规划“不切合实际”,部分项目甚至不具备可操作性。如何找准转型方向,成为摆在山西面前的首要难题。 布局100个重点项目 山西立志构建现代煤化工产业格局 改变传统卖煤模式,发力现代煤化工产业——山西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推进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的方向,也是山西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重要支撑。“早在2018年,我们就立足资源优势、产业基础,按照‘企业、项目、产品、技术、园区(基地)’五位一体思路,制定《山西省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2018年行动计划》,构建山西特色煤化工产业体系,力争实现由‘原料制造’向‘材料制造’转变。” 基于此,山西去年一举布局100个重点项目,并提出一年建成投产50个的目标,力争完成投资16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0%。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这些项目既包括化肥、甲醇、氯碱等传统产品,也囊括现代煤化工产业的6大主要方向,另有润滑油、石蜡、醇基燃料等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换言之,几乎涵盖了你能想到的所有细分领域。一次性推出整整100个项目,山西‘胃口’不小。”熟悉当地情况的业内人士祁某形容。 如今一年多过去,项目表现如何?在接受采访时,上述省工信厅人士给出“建设进展顺利,节能降耗成效明显,产业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的回答。 “目前,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煤制气等一批煤基化学品和清洁能源燃料示范项目陆续建设或投产,重点示范项目稳定运行。同时,一批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进入建设实施阶段。”该人士列举了潞安集团180万吨/年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晋煤华昱年产100万吨甲醇项目、阳煤集团平定化工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等案例。至于是否如期完成50项目标、吸引投资金额究竟多少,回复却未做透露。 该人士同时介绍,以此为基础,山西近期还发布了《化工行业2019年行动计划》,立志“构建大型化、多联产、一体化的现代煤化工产业格局”,努力实现产品由资源型向材料型、产业链由上游向下游、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的“三个转变”。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重点项目表中,山西仅分别列出5个计划建成投产、6个计划开工建设、5个前期工作的项目名称。曾经的100个项目,部分“身影”已然不在。 现实发展不及预期 规划、资金、资源、环保等多处受限 目标红红火火,现实却几多坎坷。记者从多位权威人士处获悉,高呼声之下,山西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情况,其实并非像官方所言般顺畅。 “坦白说,目前至少一半项目存在难落实、不落实等情况,推进速度慢,力度也不够。有些甚至只停留在‘统计’层面,立项、选项本身就有问题,规划不具备可行性、经济性,后期自然难以执行、难有效应。”祁某直言。 而此情况,也引起中讯化工信息研究院分析师崔军的关注。以煤制乙二醇为例,崔军在《中国煤化工战略规划报告-山西篇》中指出,山西建成投产、纳入规划的项目已超15个。在全国范围内,乙二醇总产能去年达到1054万吨;若按目前发展进度,2022年将进一步增至3058万吨左右。而中国乙二醇表观需求量去年为1668万吨,预计2020年上升到约2024万吨。“由此评估,煤制乙二醇存在过剩风险。况且山西当地并没有乙二醇消费需求,产品需远距离运至华东等地。在煤制路线尚不能100%替代石油路线的情况下,项目面临着行业和自身的双重瓶颈。考虑到未来低价竞争、开工率较低等制约,现有布局真的合理吗?” “不合理”背后,实则暗含更多掣肘。祁某坦言,煤化工属资金密集型产业,但目前,山西企业资金压力普遍较大。“有些企业面临‘降负债’任务,不敢、不能借钱贷款;有些因招商引资吸引力不足,尤其民营企业融资难度很大。而相比同样发展煤化工的陕、蒙等地,山西的煤价、电价、低价均无优势,特别是原料煤出厂价偏高,成本竞争力相应偏弱。” 以无烟煤、焦煤为主的资源禀赋,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限制。崔军表示,山西煤炭资源的灰熔点高、成浆性差、可磨性差,其中85%左右又是粉煤,现有技术对煤种的适应性较差。“对此,山西正在积极开发适合当地的煤气化技术,部分企业也早有意识。真正匹配而又经济的技术,显得至关重要。” 资源状况还影响着煤化工产业的实际布局。山西目前以焦化等传统项目见长的现状,导致产品多停留在初级化层面,附加值不高、盈利受限。“而且,这些传统项目投产较早,大部分的平均单套装置规模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有些装置即便做了改进,依然能耗偏高、环保性差,反过来限制发展。”崔军称。 此外,环境容量也是一大制约。多位人士不约而同指出,山西省内多为丘陵和山地,属于严重缺水地区。而包括水资源在内的环境容量,恰恰决定了煤化工产业发展的上限。 “中央环保督察组近日就指出,山西焦化产业存在水污染、无组织排放等严重问题,且近几年焦化产能利用率不足60%,产业结构陷入‘越调越多’的怪圈。作为细分产业之一,焦化算是山西的优势之一。现状尚且如此,未来何去何从?”一位不愿具名的环保人士如是说。 发展不应“就煤论煤” 亟待形成综合性、规模化的集群效应 “山西煤化工产业发展不应再是‘摊大饼’,一味追求规模。哪些传统项目可维持、保留多少,哪些新兴项目适合发展,又有哪些产业可向下游延伸、提高附加值,这是当下亟需弄清的现实问题。成熟一个项目、再推动一个项目,发展不宜操之过急。”结合现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委会副秘书长王秀江总结称。 短期来看,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毛宝琪指出,发展亟待形成合力。“一直以来,山西煤化工产业多靠‘单打独斗’,各企业埋头做自己的项目,迟迟未形成规模效应。对此,需进一步整合全省资源,统一布局、统一管理。先‘统’起来、再做大做强。” 崔军也称,山西现缺乏集中度高的大型煤化工园区,导致产业集约化程度长期不高。“在技术改造、产业升级,以及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面对来自其他煤化工大省,以及石油化工行业的内外竞争,规模化的集群效应才更具竞争力。” 记者从山西省工信厅获悉,“产业集群建设”已被作为当前重点。今年,山西将设立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和焦化产业集群技改专项,安排6亿元对集群项目重点支持。“绘制山西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图,明晰集群分布情况,为产业布局规划提供指导,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协作配套、产业链条延伸、主导产品结构优化的优势产业集群。”相关负责人称。 站在长远角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指出,山西发展煤化工产业,决不只是简单的“就煤论煤”。“仅靠‘煤’做文章,说到底仍处‘模仿’‘复制’的发展阶段。而要实现能源革命目标,山西应该走一条清洁化发展的路径。我认为,将煤化工产业与周边的其他能源相结合,是未来出路所在。” 以山西大同为例,刘中民进一步解释,除煤炭资源外,当地光伏、风能等资源同样丰富。“单纯发展煤化工产业,无论通过何种途径,始终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而目前,能源清洁化已是国际趋势,能源结构处于从高碳到低碳、无碳的过渡期。若能将原本条块分割的能源形式相融合,利用可再生能源等补充煤化工之所缺,通过合理、优化的耦合技术制取油品、大宗化学品,未来可真正实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