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 从项目审批被一度暂停,再到千亿项目集中“开闸”。对于煤化工产业而言,2018年可谓是“跌宕起伏”。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国内多个地方有煤化工项目开工建设或投产,其中仅陕西续建以及新建煤化工项目就超过十个,投资规模逾千亿元。 张斌(化名)是西北地区一家煤化工企业的负责人,他向记者坦言,2018年是近年来煤化工产业发展最快的一年。张斌认为,未来煤化工会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只限于新型煤化工,传统煤化工将会逐渐被淘汰。而且煤化工项目会逐步向陕西、山西、内蒙古、宁夏这些地方集中,因为这些地方不仅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也不匮乏。 投资热或延续至2019年 煤化工曾经被认为是延长煤炭产业链、化解煤炭产能过剩的重要途径。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里,煤化工从无到有,然而,却因为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备受争议,煤化工项目也曾一度被暂停审批。 但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煤化工似乎又卷土重来,当年有多个百亿煤化工项目先后试运行或投产。 “煤化工项目不但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还需大量的水,当然最好能够距离煤炭资源近一点,方便转换。”张斌告诉记者,未来煤化工会逐步向陕西等西北部分省区集中,因为这些地方靠近黄河,水和煤炭资源都相对丰富。 事实上,有煤炭的地方从来都不会缺失煤化工的身影。榆林曾经因煤而富,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在过去的一年里,仅陕西榆林就有多个煤化工项目续建或新开工。 根据《陕西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披露,2018年,陕西重点建设项目600个,总投资43906亿元,年度投资5083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06个、新开工项目88个、前期项目141个。 而这些项目背后不乏大型煤化工项目的身影。其中就包括延长中煤榆林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一期填平补齐工程、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此外,新开工的煤化工项目也有10个,总投资138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4亿元。 榆林市发改委一位政府人士向记者表示,在2018年9月份,榆林市就曾向各县区下发了《榆林市推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发展若干政策(试行)》相关文件。文件明确要求,对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亿元的化工终端产品加工项目、超过2亿元的高端精细化工项目,经认定后,给予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的奖励,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同时,给予企业在电价、气价、水价等方面给予政策性补贴。 该人士认为,2019年,煤化工行业或将延续2018年的投资热潮。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榆林市出台的文件还明确提出给予投资企业配置 “平价煤”。利用煤炭矿业权清理整顿回收的煤炭资源和各级政府持有的矿业权股份,对需要用煤的重大基础化工项目、优先支持重大项目配置成本价加合理利润的“平价煤”,根据项目实际用煤量和投资额度,可签订10年以上的“平价煤”供应合同。 事实上,配置“平价煤”并非榆林首创,早在十年前,“煤炭资源配置换项目”就曾经被鄂尔多斯、榆林等地屡试不爽,前来投资的煤化工项目也无一例外地获得了大量的煤炭资源。 与榆林紧邻的鄂尔多斯也是煤化工重镇,只因为煤炭资源丰富,被称为“煤都”。在2017年,这里的煤炭产量超过6亿吨,且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城市首位。 “我国出产的每100吨煤中,平均有17吨来自鄂尔多斯。”鄂尔多斯一位政府人士向记者介绍,全球首个煤直接制油工业化项目——神华鄂尔多斯煤直接制油示范工程就坐落于此。目前该项目年产柴油等产品约90万吨,且转化率较高,一吨油品耗煤只需要煤约3.5吨,参考原油的价格盈亏点,神华煤制油成本未来有望降至50美元/桶以下。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鄂尔多斯市已经建成各类煤化工产能1500多万吨,年煤炭转化量达到65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 传统项目仍受限 “虽然近两年来,国家对煤化工项目审批政策似乎有所松动,然而,只限于新型煤化工项目,而传统煤化工项目仍然受限。”李斌向记者表示,在2008年之前,煤化工项目如雨后春笋“井喷”式发展,只要有煤的地方都想搞煤化工,延长煤炭产业链,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当时,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在建电石项目31个、产能700万吨;甲醇项目25个、产能860万吨,并警示这些项目全部投运后,将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矛盾。”张斌表示,即便如此,各地还规划了一批传统煤化工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各地报来的项目煤制油总规模现在超过4000万吨,煤制烯烃总产能2000万吨,煤制天然气达到250亿立方米。这些项目总投资按照示范工程的投资加预算,已经超过1万亿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煤化工的很多新型技术正在探索阶段,根本不具备示范性。 因此,在2010年之后,国家发改委暂缓了煤化工项目的审批。这一暂缓就是5年之久,虽然在此期间也有项目获批,但那也是凤毛麟角。同时又很多企业的煤化工项目也陷入停滞甚至亏损的边缘。 比如,在2014年2月,中海油宣布旗下亏损的多家煤化工项目股权出售;随后,在同年5月,市场又传出投资千亿元的神华陶氏煤化工项目搁浅,后被证实陶氏退出;6月30日,大唐国际又以“正在筹建有关业务板块重组事项”为由宣布停牌公告,后被证实为大唐煤化工板块面临重组事宜;与此同时,中国国电公司也放出消息称,已经将旗下6家煤化工项目全部转让或出售。 煤化工行业哀鸿遍野,仿佛一夜之间那些曾受资本追捧的煤化工项目突然就变成了“烫手山芋”。 另外,在煤化工项目审批暂缓期间,煤化工的“门槛”也有所提高。2014年7月22日,国家能源局曾下发了《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通知》,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100万吨及以下规模的煤制油项目。 直到2016年,煤化工才有“开闸”的迹象,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2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就是2016年获得环评手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放行的煤化工项目均为新型煤化工项目,传统煤化工项目则被拒之门外,且这一政策一直延续至今。 河南省工信厅发布的《河南省传统煤化工行业转型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显示,到2020年将实现“三减三升”,即全省合成氨产能只减不增,甲醇产能只减不增,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企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布局集中度大幅提升,装置规模化大幅提升,合成氨、甲醇产能分别控制在550万吨、300万吨左右,构建4个以河南能源为主导的现代煤化工基地,打造4个以合成氨及下游产品为主导的标杆企业。 上述文件明确表示,原则上禁止传统煤化工企业新建、扩建单纯新增产能的项目和企业。对河南全省煤化工项目进行集中清理,未开工建设的传统煤化工项目原则上不再建设。 对于传统煤化工的限制,上述榆林市发改委人士认为,传统煤化工相对于新型煤化工而言不仅在技术上处于劣势,而在盈利能力上存在差距,新型的煤化企业对应的化工产品能够达到几十种,经济效益明显。 然而,在煤化工“开闸”之后,“井喷”式的发展却不免让企业担忧,有朝一日或许会产能过剩。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无节制发展,缺失合理规划,或许有一天,煤化工也会如煤炭、钢铁一样出现产能过剩,届时,煤化产品将因供大于求,无利可图。” “现在搞煤化工的基本上都是曾经卖煤的,即便是新型煤化工项目,大家的产品也无非就是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产品同质化严重,如果不加以调控或约束,一旦所有的煤化工项目满负荷全部投产,那么势必会形成产能过剩。”张斌希望,国家在有序放开煤化工产业的同时合理规划,企业慎重投资,谨防未来煤化工行业产能过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