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节能环保,分布式能源 十几辆垃圾运输车在一个交叉路口一字排开,它们的目的地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清洁焚烧中心。这个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18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年发电量2.9亿度,相当于节省10万吨标准煤。事实上,这个垃圾焚烧中心只是国内持续火热的垃圾发电厂产业的一个缩影。 公开资料显示,仅2018年全国新投入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就超过了60座(不包括扩建项目),是我国历年来建成投入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能力最多的一年。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属于高投资、收入稳定的产业。”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海云说,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类企业、各路资金也正蜂拥而入。 来自国信证券发布的垃圾发电的一份报告称,“十三五”期间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设备、工程及运营总市场规模可达3120亿。 国家环保政策的大力执行以及国民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都推动着垃圾处理产业的发展,垃圾围城的现实也驱动着垃圾焚烧逐渐取代填埋。依据国家统计局历年数据测算,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量已经从2008年的1569.7万吨增长至2017年的8463.3万吨,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占比已经高达40%。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垃圾发电尚有上升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及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中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国规划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50.97万吨/日(包含“十二五”续建12.9万吨/日),设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比例达到50%,东部地区达到60%。 投产“大年” 2019年是我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最多的一年,全国有600个大中小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拟在建,初步估算单个项目投资约2亿——20亿。业内认为,未来两年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将迎来投产“大年”,市场规模有望高达千亿元。 我国垃圾发电作为后起之秀,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全国范围内的布局正由一、二线城市逐渐转向三、四线城市。 1985年,我国第一座垃圾发电厂在深圳开工建设,彼时引进的是日本三菱公司的焚烧成套技术与装备,垃圾发电厂的日处理能力仅300吨。但由于引进国外技术的投资成本高,以及我国焚烧的垃圾热值低、水分高,这也导致在其后的十几年里我国垃圾发电产业发展迟缓。 直到2000年左右,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进入了较快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垃圾焚烧厂建设的迫切性也越来越高,经过前面多年的沉淀,我国的垃圾焚烧炉排炉技术及设备已从完全依赖进口,实现了国产化,为国内的普及使用创造了条件,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投资门槛也大幅降低。同时,在环保标准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实践证明国内原来的流化床工艺并不适用,机械炉排炉技术及设备逐渐成为主流。 而后城镇化发展造成城市用地紧张,我国各地城市土地价格普遍呈现上涨趋势,这就造成垃圾填埋的成本变高,因而填埋在垃圾处理市场占据的份额逐步缩小。 基于以上背景,国家政策指引及市场需求催动着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迅猛发展垃圾焚烧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垃圾焚烧对垃圾减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内地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约364座、总处理能力为37.0万吨/日。其中采用炉排炉的焚烧 发电厂就达284座,占总量78%。 当前,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分布在东部的经济发达地区。生物质能产业促进会发布的《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排名报告》中显示,截止2018年年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遍布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18年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容量前十省份分别是浙江、广东、山东、江苏、安徽、福建、四川、湖南、北京、河北,有7省份在东部地区。 未来随着东部地区一、二线城市的垃圾焚烧市场趋于饱和,垃圾发电厂的建设步伐将迈向三四线城市。 分析发现,我国2019年拟在建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大约有100个,位于东部地区的有47个,其中广东省有9个拟在建项目,该省的累计垃圾处理能力也是最高的,约19450吨/天。同时,中西部地区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规划建设之中,河南省今年的拟在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约13个,在全国范围内是最多的,累计垃圾处理能力在14550吨/天。 在各省份忙着规划及招标的时候,垃圾焚烧发电市场中的各家企业也在忙着在全国跑马圈地。一位曾在环保行业工作了八年的专业人士告诉记者,随着生活垃圾焚烧市场日渐成熟,竞争越来越激烈和白热化,垃圾焚烧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 据公开数据整理,作为亚洲最大的垃圾发电投资商和运营商——光大国际从开年至今已在手的焚烧发电项目已经超过了150亿,接下来还将持续增加。同样以垃圾焚烧发电为主要业务的首创环境,2019年预计资本开支较去年增长50%,约为30亿元,其中超过一半将用于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而海螺集团与海螺创业则计划在今后5年内,以自有资金不少于1000亿元,在国内外建设500家以上的垃圾焚烧和危废综合处理工厂,致力成为该行业全球领先的、最大的专业化公司。 对于今年建设垃圾焚烧项目如此之多、企业投资密集的现象,环境研究博士毛达认为这种行为更多的是在抢占市场份额。因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经营期限一般为30年,同时这一项目的建设在同一空间区域内具有强大的排他性,而目前许多地区比如县一级的垃圾处理需求可能并没有那么大。因此,大多企业只是为了抢先拿到某一地区的垃圾焚烧处理权益,未来再进一步跟政府博弈。 尽管我国垃圾焚烧产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全国范围内垃圾焚烧发电厂越建越多,但是仍大多集中在城市,对于乡村以及小城镇垃圾如何处理仍然没有达成共识。对此,徐海云认为未来应该实现城乡全覆盖,不仅要把城市垃圾处理掉,乡镇及农村垃圾也应该集中起来做焚烧发电处理。 BOT商业模式 “0.65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收入和垃圾处理费是垃圾发电厂的主要收入组成。”《能源》记者从多位垃圾发电行业从业者处获悉,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多采用BOT模式运营,企业投资参与前期建设,投运后收回成本的方式之一就是补贴。 过去三十年间,我国的垃圾焚烧发电先后经历了政府直接投资、政府特许大型国有企业经营和政府特许经营权市场招标三种商业模式阶段。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垃圾发电产业已经相对成熟,商业模式也十分清晰。最终形成了以政府特许经营权市场化招标-建设-运营-转让(BOT)为主流的商业模式,因此我国目前已投产的和在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大多采用BOT模式。 众所周知,垃圾焚烧是一个典型的运营型行业,前期投入一般两三年就能完成,之后的垃圾处理和垃圾发电运营可以维持20-30年,而在建造阶段无收入,那么公司的营业收入基本都是依靠后续的项目运营带来的,而垃圾焚烧发电的运营收入就是前面提到的补贴。 所谓补贴包括两部分,分别是垃圾处理费补贴和上网电价收入。垃圾处理费补贴,是指每处理一吨垃圾,政府就给予一定金额的补贴。目前,我国各地垃圾处理费从80元到150元不等。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中提出:2020年底前,全国城市及建制镇全面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同时,探索建立农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关于垃圾发电的上网电价,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2年发布《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以生活垃圾为原料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均先按其入厂垃圾处理量折算成上网电量进行结算,每吨生活垃圾折算上网电量暂定为280千瓦时,并执行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含税);其余上网电量执行当地同类燃煤发电机组上网电价。 由于垃圾焚烧项目投运之后每年可以获得稳定的垃圾处理费补贴和上网电价收入,因此现金流情况良好。国信证券研究显示,与环保其它板块相比,垃圾焚烧发电行业2018年经营性现金流/营业收入比例为32.57%,在环保所有细分行业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水务运营行业。 环保各类运营业务回款模式 而从回款情况来看,回款周期短是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吸引资本的又一大特色。其中,基础电价部分回款最快,按月结算支付;垃圾处理费的回款则根据具体项目而定,一般按月或按季度支付;补贴电价的回款周期则相对较长,一般每季度或每半年结算一次。 目前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收入是普遍高于预期的,因为国内垃圾的热值是越来越高的,发电效率也越来越高,收入则会成上升趋势。 公开数据显示,以垃圾焚烧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为40.59%,净利率为23.46%,相较环保相关的其他细分行业盈利能力较高,这就吸引众多投资者进入垃圾发电领域。同时,垃圾焚烧市场的集中度也很高,以光大国际为领头羊的前十家垃圾焚烧处理企业的市场份额可达2/3。 根据E20研究院推算,垃圾焚烧的市场将在2020年左右瓜分完毕,未来三年将是垃圾焚烧领域市场最后的高峰期,面对项目越来越紧缺的垃圾焚烧市场,主营垃圾焚烧的企业竞争更加激烈,垃圾焚烧项目更是得之不易。因此“十三五”以后我国垃圾焚烧产业的发展空间仍值得期待。 焚烧OR分类 要说今年夏天热,却也热不过垃圾分类。一纸最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让垃圾分类迅速蔓延至全国。正常来讲,垃圾分类将水分多的部分分出去了,有利于热值提高,对于焚烧而言是利好,但是记者在实地探访垃圾发电厂的时候却得到了不一样的答案。垃圾发电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实行垃圾分类之后进厂的垃圾量变少,发电量就可能变少了。同时又有人问,既然都已经分类了还需要焚烧吗? 对于垃圾分类与焚烧之间的关系,不同领域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一位深耕环保行业多年的不具名人士坚持分类替代焚烧的观点。就如同对于支持天下无焚的环保人士来讲,垃圾焚烧就是非清洁能源,他们认为垃圾焚烧项目污染环境,碳排放密度高,因此坚决反对垃圾焚烧的发展建设。 同时,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仍然是部分环保人士反对焚烧的理由之一,仍有普通居民为飞灰的处置所担忧。众所周知,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被环保部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但事实上我们国家的危险废弃物处理能力尚不足,因此飞灰处理就成为影响垃圾焚烧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能源》记者在走访垃圾发电厂时,曾向工作人员询问过如何处置飞灰。当时工作人员给的回答并不明确,只表示会将垃圾发电厂所产生的飞灰统一交由拥有危险废弃物处理资质的公司进行处理。对此,徐海云建议,参照美国将飞灰按照一般工业废物管理,统一进行填埋处理。 一位生物质发电行业的相关协会负责人表示,原来我国的生活垃圾是不分类的,里面什么都有,垃圾的热值比较低,并不容易焚烧。而在分类以后,虽然前端垃圾的收运分类这一部分的成本增加了,但是对后端的垃圾发电厂来说,垃圾的热值是提高的。至于进厂焚烧的垃圾量减少是否会影响垃圾发电厂收入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尚有合理测算,但是垃圾处理费将会有所下降。 “目前国内整体上的垃圾焚烧发展是过度的,一般来讲应该把垃圾焚烧比例控制在30-40%。”毛达认为我国目前的垃圾处理能力存在地区之间不平衡的特点,像东部发达地区的垃圾处理能力已经超过了50%,应控制垃圾焚烧发电的继续规划建设,而中西部垃圾处理能力接近于零的地区,还是需要一些垃圾处理设施的。正如欧洲此前的一条管理政策中所提到的:垃圾被认为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只有不可回收的垃圾才被应用于能量利用。 对此,更多的垃圾发电从业人员认为垃圾分类不是为了不烧,而是为了减少垃圾中的水分以及焚烧总量,同时更好地提高垃圾焚烧热值。 对于垃圾处理的发展过程,记者从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那里得到了比较详细的解释:生态文明的建设实际上是分为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叫做安全,第二个阶段叫环保,第三个阶段叫生态。 在垃圾处理中所谓的安全,指的是在垃圾处理的过程中不要出现问题。我国原来对垃圾在社会成本上的安全管理,就是把它挪到一个城市比较偏远的地方,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填埋。但是长期且大量的垃圾填埋之后,可以发现,对土地及周围水源会造成污染,于是开始寻求环保,开始发展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但是环保只是做到了污染物不产生延伸到未来的污染,这中间忽略了垃圾焚烧过程中碳排放的计算,而碳排放计算是要结合全生命周期的。最后,关于垃圾分类的定位恰恰就是生态,但是分类方面仍旧存在争议,因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对于垃圾分类都没有定论,究竟分得多少是合理的。 E20研究院预测指出,对于生活垃圾焚烧企业来说,垃圾分类所产生的减量化带来的只是垃圾焚烧量增速的放缓,并不会产生焚烧量降低的“担忧”,但分类后垃圾成分的逐步变化对焚烧技术更新升级的要求不可避免。 我国目前的垃圾处理现状是,填埋的不安全和占地是核心矛盾,薛涛认为解决当前垃圾围城困局的手段是垃圾焚烧,而不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为了让具有高回收价值的部分得到再利用,垃圾焚烧与分类均是垃圾处理环节中的一环,没有谁替代谁的说法。 能否诞生巨无霸? 在全球的垃圾处理行业,美国废物管理公司(WasteManagement,Inc.,以下简称WM)是当之无愧的绝对王者。这家由小型垃圾站起家的公司,成立于1968年,发展到今天公司市值已经超过500亿美元。其主要业务范围涵盖固废处置全产业链,包括收集、转运、处理,再利用、资源回收等服务,仅2018年一年的收入就达到了149.14亿美元,净利润为19.2亿美元,真正实现了垃圾中掘金。 同样位于美国的还有一家全球垃圾焚烧发电龙头——卡万塔(CovantaHoldingCorporation,以下简称CVA),其实美国的垃圾焚烧发电处置占比较小,CVA为美国和加拿大的市政公用事业部门提供废物处理和能源服务,拥有并经营垃圾发电基础设施,并从事其他废弃物处理及再生能源发电业务。据了解,CVA在北美、欧洲以及亚洲均布局了垃圾发电项目。截止目前,CVA的垃圾焚烧发电在运规模为全球第一。 而中国由于人口众多,更是垃圾产生大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21520.9万吨,至于乡镇由于数量分散没有明确的垃圾生产数量的统计数据。但是每年全国垃圾生产总量已经超过了4亿吨,且一直呈现上涨的趋势,面对如此庞大的垃圾总量,我国的垃圾处理行业中能否诞生出可以与WM或者CVA相媲美的巨无霸公司呢? 亚洲最大的垃圾发电投资运营商光大国际行政总裁(CEO)王天义曾公开表示:“作为亚洲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投资运营商,如果按照我们目前的日实际垃圾处理量,我们与世界排名第一的公司大概只有一两千吨的差距。” 事实上,目前垃圾发电行业甚至于整个环保行业都处于一种“国进民退”的发展趋势。背靠光大集团的光大国际在垃圾发电领域一直如鱼得水。 2019年上半年,光大国际及其附属公司旗下环保能源板块及绿色环保板块共签署垃圾发电项目126个(包括2个委托运营项目),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08,550吨。其环保能源板块(以垃圾发电业务为主)对于净利润的贡献超过了70%。 而同样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主营业务的盛运环保,在2015年的巅峰过后如今却深陷泥潭。截至2019年6月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0.82亿元,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更是高达100.62%。 其实,无论哪个行业都对“国进民退”持有较大的争议。但是未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究竟是谁能胜出,尚且是未知数,是否会有后来者居上也无法轻易预言。 在我国的垃圾处理行业中将会逐渐形成一批相对大规模的企业,而不是单打独斗的某一家企业。未来会有一批实力比较强的企业可能会形成区域性垄断,比如说,上海的上海环境、北京的首创环境以及重庆的重庆三峰等能够实现地域性的垄断。有行业专家曾对记者表达了上述观点。 而一家垃圾分类公司的在职人员十分肯定地说:“垃圾处理行业未来一定会出现一家完全商业化不借助政府扶持的巨无霸公司,其业务不仅限于垃圾分类,而是涉及到全产业链的。” 毛达则认为国内公司其实在综合性的垃圾管理和处理上,都不是表现得那么好,都处在摸索的阶段,未来就看谁能真正从市场当中脱颖而出。同时,垃圾的处理需要有一定的规模,有一定的综合性,并不能把所有的垃圾处理环节完全割裂开。在一个地方是需要有综合性管理的,无论管理的主体是政府部门,还是提供垃圾处理服务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