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源战略 油气 电力 煤炭 新兴能源 节能环保 资料库 视频资讯

减排/服务

旗下栏目: 减排/服务 环境保护 低碳/循环 清洁能源

中国节盟示范基地开工 东尤水汽能拟任常务副理事长单位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网                   发布时间:2018-05-11
摘要:中国能源网讯,5月8日,中国公共机构绿色节能产业创新联盟(简称中国节盟)绿色节能环保示范及培训教育基地开工仪式在北京蟹岛度假村成功启动。开工仪式由中国节盟、中国被动式集成建筑材料产业联盟共同主办,开工仪式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国家节能中心、国家科技部
能源,节能,环保

中国能源网讯,5月8日,中国公共机构绿色节能产业创新联盟(简称中国节盟)绿色节能环保示范及培训教育基地开工仪式在北京蟹岛度假村成功启动。开工仪式由中国节盟、中国被动式集成建筑材料产业联盟共同主办,开工仪式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国家节能中心、国家科技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中国节盟拟任常务副理事长单位东尤水汽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十家企业入驻基地并参加签约仪式。


东尤水汽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中国节盟示范基地签约仪式

出席此次开工仪式的有国家发改委国家节能中心宣传培训处处长陈仲伟、国家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原巡视员李新男、中国科技产业促进会秘书长谭华、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房庆、中国制冷学会常务理事吴德绳、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总裁陈新华、清华大学校企合作委员会委员谢新佑教授、中国节盟拟任理事长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宝国、中国节盟拟任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建设、中国节盟拟任常务副理事长水汽能之父黄国和、能源矿冶领域著名作家张亚明以及入驻企业代表等。

国家节能中心宣传培训处处长陈仲伟在致辞中介绍了国家节能中心的工作职能,同时他表示国家节能中心将围绕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广示范及节能领域社会实践、培训教育、课题研究、标准制定等内容与基地开展深入合作,实现政、产、学、研对接,加快绿色建筑与节环保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标准化、产业化,促进项目落地。作为国家节能政策的推广部门,国家节能中心将不遗余力地对平台和行业给予支持。

国家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原巡视员李新男从三个方面分析示范基地的重要性。他认为示范基地能够整合环保资源和分散的环保力量,将其凝聚在一起,发挥出1+1大于2的力量;其次,示范基地的成立具有旗帜的作用,能够吸引更多环保、企业、专家等各方面资源,形成产业引领;最后围绕聚集的产业,示范基地构建绿色节能产业生态,切实承担起节能减排的社会重担。

吴德绳表示,绿色建筑是方式,保护环境才是行业的使命。行业要做到低碳、绿色、节能、环保,则需要大批经验丰富的一线技师发挥作用,而示范基地恰恰能够为行业培养储备人才,可谓正当时。

据张建设介绍,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文件要求,中国节盟节能环保示范及培训教育基地应用而生。示范基地总面积为2万5千平方米,是集工业节能与建筑节能与一体的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改造工程。其主要职能为创新运营模式、发挥项目对接、培训教育、产品推广、技术研发、能源管理、信息交流等李璐大核心功能,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基地的建成将成为全球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环保技术产品应用与展示的样板工程,对于加快绿色建筑与节能环保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标准化与产业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开工仪式上,示范基地与东尤水汽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十家企业举行了入驻基地企业签约仪式。作为企业代表,东尤水汽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国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示范基地主推的建筑节能事业是一件伟大的事业,是从根本上落实节能环保问题。一直以来,东尤水汽能积极在建筑节能减排上进行探索,寻求替代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的清洁能源——“水汽能”。在东尤水汽能科研小组的努力下,黄国和团队通过水的汽液相变,设计出了水汽能热泵,突破了零下30度环境低温下小温差高效获取热能技术、空气破碎技术、抗冻液浓缩技术等多个水汽能的核心技术,帮助建筑物内中央空调实现大幅度节能、降耗、节水,节能指标高达50%。

这一获得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绿色技术奖”的水汽能技术得到了清华大学教授谢新佑的关注。在亲自考察了该技术之后,谢新佑得出结论,认为水汽能热泵非常适合城市,对于实现建筑节能、减排产业的绿色升级、治理雾霾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讲话精神的具体落地。

中翊新能源科技设备有限公司李智宏董事长,陆扬副总经理、胡辉华技术部经理,北京景亮世纪制冷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综麟受邀参加了开工仪式。李智宏董事长深耕能源运营市场多年,深知技术节能指标的重要性,前期己现场考察了水汽能装备的实际效果,在此次会议上,高度认同水汽能技术并达成了长期合作的意向,会迅速推动北方京津冀地区的项目应用水汽能技术。刘倧麟董事长已经有多个北京通州项目在推进水汽能技术,有望近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