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源战略 油气 电力 煤炭 新兴能源 节能环保 资料库 视频资讯

减排/服务

旗下栏目: 减排/服务 环境保护 低碳/循环 清洁能源

精准对症源头管控 大气治理如何深耕细作

文章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发布时间:2018-04-10
摘要:2017年,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重污染天气应对在京津冀地区已经实现了重大突破,大幅减少了持续时间较长的重污染过程。
京津冀,重污染,大气污染治理

2017年,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重污染天气应对在京津冀地区已经实现了重大突破,大幅减少了持续时间较长的重污染过程。其中,污染预测预报技术抓住了应对重污染天气的黄金期,废气处理技术对重污染天气的治理功不可没。

打赢蓝天保卫战,要有政策保障,要有措施落实,还要有科技支撑。

目前,我国废气处理技术国产化程度不断提升、多项新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示范引领有序推进。同时,大气环境监测网络日益完善,监测技术取得长足进步,为治理大气污染物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手段。

废气处理技术虽然实现国产化,取得了非凡成绩。但是,空气质量距国家标准和市民期盼仍有较大差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仍然是一个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过程。废气成分比较复杂,加之多年的大气治理工作不断挺进,大气污染源发生了很大变化,大气治理更加困难,相关领域仍应深耕细作。

新一轮的大气污染治理要突出精治法治共治,而先进、科学、有效、全面的技术正是精治的体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指出,目前,我国重污染天气预报的空间精细化、预报时长等能力大幅提升,重污染过程预报准确率接近100%。空气污染预警机制不断提升。

在科研资源的强力整合下,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布设1436个国控监测站点,且全部具备PM2.5等六项指标监测能力,空气监测网络精密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我国已初步建成最大规模的多要素、天地空大气环境综合立体观测网,集预测预报、监测、分析能力于一体,包括空气质量常规监测站、颗粒物组分站、超级观测站、走航观测车、观测卫星等等。

此外,“2+26”城市继续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设置109个颗粒物组分采样点,通过建立统一的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方法,发布新一轮细颗粒物来源解析,提高治理的科学性、针对性。

监测网络越来越严密,国家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意味着废气处理技术实现国产化后,仍存在一定改进空间。2018年,生态环境部提出要研究推进钢铁等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打赢蓝天保卫战,要优化产业结构,而实现钢铁、火电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就是任务之一。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脱硫脱硝改造已经较为成熟,但非电领域仍处于改造阶段,市场格局相对分散,技术路线选择不明确,相关市场板块有待进一步拓展。

蓝天保卫战3年作战计划和京津冀区域中长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路线图正在拟定,亟需强有力的科技手段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保障。随着大气环境质量的逐步恶化和相关行业排放标准不断加严,大气治理技术研发企业迅速发展、已初具规模,涌现了一批先进技术和优秀研发企业。

相比传统的工艺改进,源头治理和技术创新更具有生命力,更具有竞争性,也更代表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源头治理离不开监测技术。

2017年12月中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痕量气体大气化学研究组协同多家单位成功开展了无人机大气立体监测系统实验。这一监测系统首次将低功耗大流量颗粒物采样技术、多通道真空气体采样技术与无人机技术结合,契合了当前大气污染科学迫切需要全方位精细化监测的需求。

日前,长三角首家、全国第二家为治理恶臭专门成立的联合实验室在嘉兴正式揭牌。实验室将围绕嘉兴及长三角区域的废气臭气污染问题开展基础与应用研发,通过分析、溯源、评价等技术手段帮助企业实现废气治理,为企业提供治理方案、技术支持和治理设备。

在脱硫、除尘设备、脱硝催化剂废气处理领域,龙净环保、科林环保、雪浪环境等企业翘楚脱颖而出。

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度是提升污染防治技术的一个方面。预报技术精细化发展,为科学指导各地分级、分时有序启动预警应急奠定了基础。在治理行业污染的问题上,要在烧结烟气排放控制、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脱硫脱硝等领域继续深耕,在治理技术、监测技术上实现持续创新和不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