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新闻,能源经济,电力,煤炭,油气,新能源,节能环保,分布 自我介绍:我是车巍,来自丹佛斯中国。丹佛斯是总部设在丹麦的跨国公司,是全球气候与能源领域的领导者;也是联合国“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项目下“区域能源”平台的全球合作伙伴。今天很高兴来与大家分享有关丹麦的话题。 区域供暖与丹麦“能源童话” 提到丹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安徒生童话,是小美人鱼,是乐高。近年来,我们常常听说的是丹麦是世界上国民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度。 然而,丹麦人正在创造另外一个“童话”—“能源童话”。今天我给大家讲讲与丹麦“能源童话”密切相关的丹麦区域供暖经验,希望对今天讨论的散煤清洁能源替代话题有所借鉴。 什么是丹麦“能源童话”?丹麦是全球能效最高的国家之一,经济总量与能耗、水耗和碳排放实现了脱钩;到2030年,煤炭将退出丹麦电厂的燃料系统,到2035年,采暖系统全部由可再生能源驱动;并正在向2050全面建成零碳社会的战略目标稳步迈进。我之所以把丹麦正在践行的零碳社会称之为“能源童话”,是因为它为我们所揭示和引领的是一个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更加可持续的美好未来! 而丹麦敢于制定如此激进的目标,从技术层面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区域供暖”和热电联产的广泛使用。什么是区域供暖?区域供热就是我们常说的“集中供暖”,是指在热源处集中生产热量,并通过管网,将热量传输到热用户端。“区域”范围可大可小,可以是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地区,也可以是一个小区或建筑群。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和不断创新,丹麦开发了世界上最为领先的区域供暖技术。 可以说,区域供暖系统构成了丹麦“能源童话”绿色高效能源系统的基石。 丹麦作为一个以农业立国,居民散居在大大小小的城镇和乡村的国家,她是怎样能够通过区域供暖推动国家的节能减排战略的?这实在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究的。 下面,我将着重就丹麦建设零碳社会过程中,与区域供暖的相关环节,包括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企业创新和公民参与等话题跟大家做详细分享。 (1)坚实的制度法律保障集中供暖实施 1971年,丹麦成为首个成立环境保护部的国家,并于1976年成立能源署来牵头主管能源。迅速厘清制定了节能优先,以风能和生物质能等为主的符合丹麦国情的新能源政策。 进入新世纪,丹麦“能源童话”的脉络更加清晰。2008 年,丹麦政府还专门设置了丹麦气候变化政策委员会,为国家彻底结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制定了总体行动方案和路线图。涉及供热最重要的法律就是《供热法案》,公共供暖系统依据该法案进行管理。 按照《供热法案》规定,由各个地方城市政府负责编制市政区域的供暖规划。供暖规划的总体原则是:按照社会效益最大化推广供热方式;促进最环保的采暖方式,大力推广促进热电联产;最大限度降低能源供应对石油和其他化石燃料的依赖。 该法案规定,当一个地方新建或者扩建区域供暖系统时,对必须采用哪些燃料有明确的规定,在热电联产的情况下,几乎可以选择所有类型的燃料。但对于专用供热设备(没有热电联产发电),可选择的燃料种类取决于设备所在地区是否有天然气供应。如果该地区有天然气供应,则专用供热设备只能用天然气。假如当地没有天然气供应时,可以选择使用生物物质、垃圾、沼气,垃圾填埋气和其它气化生物质作为燃料。 截至2014年,全国区域供暖有近70%来自热电联产发电厂,与分户独立的供热和发电系统相比,节省了大量燃料。 (2)具体的经济措施促进企业和公众参与 一方面,丹麦政府对供暖企业进行补贴。采用热电联产电和可再生能源的企业均可享受一定金额的补贴。例如,利用生物质燃料发电将可以按每兆瓦时领取20欧元的补贴。 另一方面,丹麦政府还通过税收和价格杠杆来提高企业和公众的参与度。例如,丹麦政府在建筑领域引入了“节能账户”的机制。所谓节能账户,就是建筑所有者每年向节能账户支付一笔节能费,金额根据建筑能效标准乘以取暖面积计算,分为几个等级,如达到最优等级则不必支付。经过能效改造的建筑可重新评级,作为减免这项节能费用的依据。 对于公众,丹麦法律则规定,所有家庭必须安装热表,像用水用电一样,用多少热付多少钱。 节能账户、热计量和收费等用户端的节能措施,在培养了公民的低碳和节约意识的同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形成从消费端“拉动”式节能的良性循环。 (3)现代能源童话的实现,依托技术创新 通过多年努力,丹麦的绿色技术远远走在了世界前列,成为绿色技术最发达的欧盟国家中的最大输出国;绿色技术出口占丹麦出口总量的百分比长期在两位数以上,在欧盟国家中多年来位列第一。 丹麦大力推广节能技术、优先开拓“第一能源”。 在丹麦人看来,不用的能源才是最好的能源,所以节能,提高能效被认为是“第一能源”;而新能源则是紧跟“能效”之后的“第二能源”。 丹麦地处北欧,采暖期长,很多建筑一年四季需要供热;大量创新性供热节能技术应运而生,是丹麦能源童话的一大特色。丹佛斯区域能源系统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于供暖和生活热水。不仅提升了能效,同时也减少了对煤等化石能源的依赖,目前已经在世界各地有了很多的成功案例。 在此我还要简单介绍一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5年发布的《城市区域能源:充分激发能源效率和新能源的潜力》报告。该报告的结论是,到2050年,现代化的区域能源体系将能贡献全球能源领域减排需求的58%,并减少一次能源消耗达50%。报告中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案例均来自于丹麦。哥本哈根、森讷堡、鞍山和本溪均是报告中提到的案例。 迄今为止,以丹麦为代表的世界领先的区域能源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城市能源供应系统已经从最初以单一化石能源为主要热源,升级换代,发展到了“节流”与“开源”并举、多能互补的现代化绿色区域能源体系。所谓第四代区域供热,即低温区域供热,是尽可能的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或废热中的低品位热,通过供热系统技术升级,仍能够保证系统高效运行。由于可再生能源属于低品位热,供热管网供水温度比较低,因此需要传输效率较高的管网来完成这项任务。正是在这个领域,丹麦始终在引领全球的区域供暖技术创新的走向。 持续减少化石燃料,积极开发“第二能源“ 目前,丹麦超过60%的建筑大量采用“第二能源”,即可再生能源技术进行区域供热,包括风能、太阳能、沼气集中供热、地源热泵、秸秆及垃圾焚烧等混合供热方式。可再生能源在丹麦的热力供应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天然气和煤炭,稳居首位。 丹麦的风电,独领世界潮流。作为全球最早的风电产业主导者,丹麦政府早期目标明确,一手抓研发,一手抓标准,有力的推动了大型风机制造业的发展。同时,丹麦历届政府对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态度从未动摇,始终坚持减少对进口燃料的依赖,极大推动了风力发电在丹麦的发展。而在区域供暖中,风电也成为主要的可再生能源的的来源。 丹麦有一座小岛,叫萨姆苏,居民大约4000余人。岛上居民长期主要依靠岛外输入的化石能源产电和取暖,而取暖形式也都是分散的。大约每人每年产生11吨的二氧化碳。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能源危机后,岛上的居民决定改变这一现状,革命性的突破发生在1997年之后的十年时间里。2006年后,成功的运用太阳能、风能等完全替代了煤等化石能源,实现了“碳中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现代生活与生产中“零碳”地区。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后更成为举世瞩目的“绿色圣地”。 目前,该地用清洁能源生产的电能除了完全自给自足外,还能输出岛外,已成为“负碳”地区。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由20多个村落构成的岛屿已经大部分实现区域供暖,热源完全就地取材。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60%以上的消费者已经使用了区域供暖系统提供的热量采暖。对于区域能源无法有效覆盖的广大地域,丹麦也通过立法来推动实现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其水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的应用比例高居欧洲前茅。 (4)森讷堡:丹麦的区域供暖政策落地全民参与的佳例 丹麦能源童话实现,最终还要落实到每个地方,每座城市。各个城市和地区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战略,都制定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从地方层面,政府、企业和民众等各方通力合作,建设零碳社会的例子:这就是森讷堡市的“零碳项目”。 这个地处丹麦南端的城市,在2007年启动的“零碳项目”框架下,雄心勃勃地计划在2029年建成零碳社会,比丹麦全国彻底告别化石能源的目标提前21年。为确保相关政策的实施,森讷堡市政府采取以公私伙伴关系(PPP)为基础的整体方法,涵盖了科技、商业、旅游、教育、公众参与等方面。 森讷堡凭借其作为丹佛斯集团全球总部所在地的地利,充分发挥了该公司在区域能源领域全球领先的优势,鼓励企业利用区域能源技术改造当地供暖设施,并联合发动了当地的能源公司、热力公司、以及金融机构,协同一致,共同参与推动零碳经济发展。 在此背景下,森讷堡成功建立了丹麦最为典型的绿色高效区域能源体系:实现了热源、热网和热用户高度本地化,建成了一个集热电联产、蓄热技术和调峰锅炉房为一体,广泛利用生物质、地热、太阳能、风能和垃圾焚烧甚至超市在内的一切余热的区域供暖体系,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和高效率。 “零碳项目”鼓励当地居民广泛参与。比如建立了“幼儿园到博士生”(from kindergarten to PhD)的零碳教育项目,“从娃娃抓起”,形成人人争做“零碳大使”的良好氛围。 经过十年努力,“零碳项目”已经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绩。2007-2016年期间二氧化碳减排35.5%,创造了近千个绿色就业机会。尤其是森讷堡获得欧盟“零碳示范城镇”奖之后,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曾经到访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称之有“全球示范意义”。 (5)结语:丹麦集中供暖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我们可以看出,丹麦正在创造的“能源童话”,尤其是区域供暖领域的成功经验,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 事实上,丹麦区域供暖相关的技术和经验已在中国一些地方落地,并有了非常成功的实施。坐落在辽南地区的本溪市在采用了丹麦的区域能源解决方案后,在供热面积约300万平米的范围内进行供热改造,项目经过近三年的顺利实施,已经初见成效:项目实施第一年,本钢热力公司就扭亏为盈实现盈利,同时还少烧了20,000多吨的煤,当地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最新数据显示,本钢热力公司2016年实现盈利超过800万元人民币;未来两年中预计实现采用余热供暖面积超过500万平米,降低煤炭使用量约20万吨,还蓝天于城市。 这一案例证明,如果将丹麦的成功做法和最佳实践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并加以合理利用,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实际的区域供暖政策和管理体系,对我们加快建设生态文明节约型社会,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此看来,丹麦的“能源童话”也一定可以成为“美丽中国”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