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质量 5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结束后举行了“部长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 履新生态环境部部长职务不足一个月的黄润秋,迎来了两会期间“部长通道”的首秀。黄润秋对“十三五”以来环保工作取得的成果作了归纳和回顾,也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环保工作的思路。 “十三五”7项约束性指标提前完成 黄润秋表示,“十三五”已经走过4年多,总的来看,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推进还是很顺利的。根据去年底到今年初的调度统计,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是比较好的。 “在‘十三五’规划里面所确定的生态环保领域9项约束性指标中,到2019年底,有7项已经提前完成。”黄润秋说。 提前完成的7项约束性指标包括4项总量指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另外4项环境质量指标里已经完成了3项。其中,第一项是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浓度,按照“十三五”规划要求,这项指标到2020年应该是比2015年降低18%。到2019年年底,已经降了23.1%,已经超额完成了5.1个百分点。 两项水的质量指标也是很好的,一项是Ⅰ-Ⅲ类的优良水体,按“十三五”的规划目标,是要达到70%,去年底已经达到74.9%;劣五类水体,“十三五”的规划目标是小于5%,去年已经降到3.4%。 黄润秋强调,所以总的来看,气也好、水也好,总量也好、质量也好,生态环境工作推进还是比较顺利的,完成情况也是比较好的,这和老百姓的感受也是一致的。 “这两年,老百姓普遍感受到蓝天白云多了,绿水青山多了,幸福感也增强了。”黄润秋表示,但是目前还有两项指标没有完成,在今年要继续努力。一项是单位GDP的碳排放,另一项是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优良天数比例,这两项指标今年我们还要努力去完成,有一定难度,“但是我们也有信心把它完成好。” “十四五”从两方面促生态环境改善 黄润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用“三个没有根本改变”来概括当下的形势。 第一个没有根本改变,就是我们国家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没有根本改变。 第二个是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 第三个是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没有根本改变。 基于这“三个没有根本改变”,黄润秋说,下一阶段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仍然非常严峻。目前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还需要在“十四五”继续努力。 黄润秋强调,基于这样一个分析判断,我们对“十四五”也有两方面考虑。 一方面就是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污染物减排,抓环境治理,抓源头防控。“十四五”我们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当然是升级版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另外,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另一手要抓大力推动生态保护与修复,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加强对生态保护的监管力度,努力扩大生态空间和生态容量,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绿色生态产品。 第二方面,“十四五”还要下大力气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