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数据,质疑 生态好不好,不仅要看监测数据,更要看实际感受。当有人发现环境监测数据并不符合自己实际感受时,就会觉得数据“掺水”。那这些数据到底准不准? 这些年,环境信息公开取得了显著成绩,空气质量数据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00年初环保部门仅公开47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数据,现在已经实现24小时实时公布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1436个监测点位的空气质量数据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等6个单项指标数据。 环境监测作为环保事业的顶梁柱,为环境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全面、准确、客观、真实的环境监测数据,在摸清底数、掌握动态、研判规律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是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前提基础,也是各级政府环保责任目标考核的主要指标。环境监测数据不仅服务于政府决策,还是广大公众用来评价环境治理成效、感受环境质量状况、对比环境变化趋势的“尺子”。 生态好不好,不仅要看监测数据,更要看实际感受。当有人发现环境监测数据并不符合自己实际感受时,就会觉得数据“掺水”,“尺子”不准,人人心里都有一把尺。近年来,一些声音对政府发布的空气质量数据颇有微词,那这些数据到底准不准? 目前我国空气质量监测主要依靠两个网络。一是PM2.5监测网,主要依靠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等高端科研仪器已普遍应用,光谱定量检测的灵敏度更是达国际先进水平。二是颗粒物遥感监测网,分为卫星遥感和地基遥感两部分,卫星遥感是自上而下对颗粒物、灰雾等大气成分的污染过程进行监测,地基遥感利用光学监测手段,通过激光雷达等监测污染层叠分布和污染输送。由两个不同的监测网络体系得出的数据相互印证,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可以保障空气质量数据的准确。 既然如此,那引起监测数据和群众感受“两张皮”现象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首先是季节因素。污染源排放和气象扩散条件这两个主要原因影响着空气质量,冬季大气近地面层的温度较低,空气难以上下对流,降雨量少且持续时间短,风速和风力对污染物冲刷效果不明显,导致污染物聚积后难以扩散;无论是燃煤取暖,还是机动车混合气体低温下燃烧不完全增加的尾气排放,都会使空气中污染物数量大幅上升。这样一来,冬季就会经常产生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重度雾霾。 人们在进行无意识的主观比较时,很少会以“年”为周期,因此在冬季雾霾期间,只觉得夏季到冬季短短几个月期间,空气质量逐渐变差,得出“冬天空气质量比夏天差”,并进一步推导出“空气质量越来越差”的观点。考虑问题的视角不同,得出这样的观点无可厚非,但是这种先入为主、自发总结得出的观点,给环保工作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和极大的无形伤害。环保部门需要做好科普工作,在恰当的时候做恰当的宣传,倘若能从群众视角出发,在夏季做雾霾科普宣传,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是人为因素。过去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环境监测工作,为了让数据好看,减轻考核压力,往往会采取把监测点建在空气质量相对更好的近郊公园、在监测点位附近频繁洒水并采取严格的综合环保措施等投机取巧的伎俩,影响了监测数据的代表性。还有个别领导平时不重视环境治理,面临考核时又想文过饰非,就动起了歪念头,甚至指使环保工作人员违法堵塞采样器或者编造、篡改监测数据。这些乱象大家看在眼里、藏于心中,知道了“司马昭之心”,自然就对数据不再信服。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环境监测事权上收、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入刑等工作的不断推进,相信这些“乱象”会逐步消失,但在完善制度的同时,环保部门还应继续拨乱反正,设置更合理监测点位,采用更科学的评价方式,打消大家的质疑。 再次是社会发展因素。经济水平提高后,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更高,对环境的认识也更高,绿色发展转型期间,观念交锋尖锐激烈,利益博弈复杂敏感,矛盾问题集中凸显,过去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显著,各种环境污染事件被频频爆出。身处互联网时代,不出家门就可知天下事,各种环境污染事件及各地雾霾现象的信息报道充斥网络,给人一种身边处处有污染、时时有雾霾的错觉,加剧了公众对环境的不安全感,提高了环境问题的敏感度,影响了环境数据的公信力。这种高关注度既是环保工作的压力和动力,也是环保事业的重要历史机遇。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是环保人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作为环境管理的“眼睛”和环保执法的“哨兵”,须用最规范的科学方法、最严格的质控手段、最严厉的惩戒措施,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真实。但在求真务实的同时,万万不能用“数据”来代替群众感受,别忘了换位思考、与时俱进,用更亲民的宣教理念和表达方式与公众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