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湿地生态系统作为‘长江上游之肾’和‘中华水塔’,功能包括涵养水源、水资源供给、气候调节、环境净化、生物多样性保育等,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中之重。”昨日,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林业局副局长张洪在接受记者釆访时表示,应启动长江全域湿地保护行动,加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 问题:湿地功能退化影响长江生态 “长江上游因其重要的地理区位、优良的植被覆盖、丰富的水资源等,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张洪说,长江流域湿地面积945.68万公顷,湿地率5.25%。长江干流湿地共5类20型,湿地面积561.69万公顷,湿地率9.99%,其中自然湿地492.45万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87.67%;人工湿地69.24万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12.33%。长江上游因其重要的地理区位、优良的植被覆盖、丰富的水资源等,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湿地生态系统作为“长江上游之肾”和“中华水塔”的功能,包括涵养水源、水资源供给、气候调节、环境净化、生物多样性保育等,成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中之重。 “长江上游湿地功能丧失及退化,使得河流径流不稳定,蓄水、净水功能下降,顺应自然规律的天然水资源分配模式被打破。”张洪说,尤其是一些地方长期以来对湿地资源重开发、轻保护,重索取、轻投入,使得湿地资源不堪重负,已经超出了湿地生态系统自身的承载能力。 建议:启动长江上游湿地保护 张洪称,要树立“山河湖海”流域一体化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制定长江上游流域湿地分区、分类、分级保护和绿色发展战略。编制《全域湿地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利用行动计划》。 “在长江上游启动湿地重大修复与湿地恢复。”张洪告诉记者,要强力推进以水为纽带的长江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修复,加强退化河源湿地恢复,实施高原湖泊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进行退化沼泽生态恢复,加大力度进行受水利水电工程、挖沙采石等人为干扰影响的河流湿地生态恢复,加强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生态恢复。 “长江上游应加快推进综合性湿地产业的发展,努力把湿地生态产业与乡村经济发展、湿地资源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发展集成乡村湿地农业、湿地花卉苗木产业、湿地生态旅游业、湿地产品加工的综合性湿地生态产业,建立湿地生态产业基地,构建湿地生态保护、湿地资源合理利用与湿地产品开发有机结合的湿地生态经济系统。”张洪说,在川中丘陵、渝东北丘区率先启动丘区湿地生态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湿地生态产业,促进乡村小微湿地生态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