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源战略 油气 电力 煤炭 新兴能源 节能环保 资料库 视频资讯

环境保护

旗下栏目: 减排/服务 环境保护 低碳/循环 清洁能源

环境保护部通报近期重点工作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布时间:2018-02-28
摘要:2月27上午,环境保护部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介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
环境保护部,大气污染

2月27上午,环境保护部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介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并共同回答了记者关注的问题。

刘友宾首先通报了2017年环境保护部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情况和环境影响评价改革进展。他说,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度关注。2017年,环境保护部承办人大建议538件、政协提案314件,圆满完成办理工作,实现办理沟通率、按时办结率和代表委员满意率三个100%。下一步,环境保护部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争取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持续深化环评制度改革,环境保护部日前印发《“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12个省(市)开展了“三线一单”编制工作,部署开展全国环评改革专项督导工作,加强环评机构环评质量监管,2017年共对162家环评机构进行了处罚和行政处理。

刘炳江介绍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实施五年来的情况。他说,《大气十条》实施五年来,全面实现了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重点行业提标改造等重大工程和重大措施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大气污染防治体制机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入了攻坚阶段。下一步,环境保护部将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深入总结《大气十条》成功经验,研究制定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计划,明确具体战役及其时间表和路线图,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针对记者提出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的具体措施、目标及与《大气十条》相比的特点,刘炳江表示,环境保护部正在抓紧研究起草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在目标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幅度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在具体措施方面,以京津冀及周边等重点区域为主攻阵地,以解决产业结构问题、能源结构问题、交通结构的问题为主攻方向;在产业结构方面,继续开展“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重点是治理散煤;在交通结构方面,进行大宗物流由公路运输向铁路运输调整。同时,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度,完善重污染应急启动标准,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切实解决秸秆焚烧等面源污染。

有记者问到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的最新进展和取得的成果,贺克斌说,自2017年9月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正式启动以来,目前取得了两大方面的阶段性进展。在科研组织机制方面,成立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初步建立了京津冀和周边地区天空地一体化的综合立体观测网络和数据共享平台,形成了对重污染天气的预测预报、会商分析、预警应急、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估以及专家解读的全链条科学应对工作模式;在科研工作内容上,第一次针对“2+26”城市,通过统一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模式建立了每个城市的排放清单,并且精确到区县一级精细化的污染源排放清单,进一步探明了秋冬季节大气重污染的来源,深化了对大气重污染成因的认识。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深入实施攻关项目,紧密结合指导“2+26”城市,制定一市一策的三年作战计划。

在回应记者提出的强化督查等系列执法行动是不是“运动式”,如何才能建立长效机制时,刘友宾表示,最好的环保执法长效机制就是严格依法办事。强化督查等系列执法行动,不是“运动式”,更不是“一阵风”,它本身就是长效机制的具体体现,是环保法长出的“钢牙利齿”。为期一年的强化督查建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散乱污”企业、燃煤锅炉、错峰生产企业及清洁供暖改造等4本台账,发现并督办各类涉气环境问题,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有效保障了《大气十条》的圆满收官。强化督查突出执法重点,提高执法效率,切实传导压力,积累的有益经验可复制、可推广,在今后的环境执法中一定能够得到继续推行,用环境执法新常态促进形成环境守法新常态。

评价成绩:京津冀、长三角蓝天增多主要靠人努力

近几年空气质量大幅好转,几分靠天,几分靠人?专家分析指出,京津冀、长三角空气质量改善人努力占了80%以上,而天帮忙在20%以下。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在发布会上介绍,2016年初,按照国务院要求,中国工程院组织了50多位院士专家,针对《大气十条》实施头三年的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当时对《大气十条》实施的结果做了一个预判,到2017年底全国和重点地区完成《大气十条》的空气质量改善的颗粒物浓度降低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降到60微克/立方米左右;第二个问题就是冬季的重污染天气非常突出,必须下大力气来降低采暖期的重污染峰值。

实际上,北京市2017年PM2.5的年均浓度降到了58微克/立方米,从2016年的73微克/立方米降到预设目标63微克/立方米是减排措施的结果,而从63微克/立方米进一步下降到58微克/立方米,主要原因是2017年的气象条件跟2016年相比更加有利。

此外,最近多个领域的专家、院士们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的气象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表明:相对于2013年,2017年因为气象条件略有转好,可以导致PM2.5在京津冀下降5%,在长三角下降7%。但从实际监测数据来看,这五年京津冀下降了39.6%,长三角下降了34.3%。按照这两个数据来看,这两个重点区域在最近五年降幅当中,人努力占了80%以上,而天帮忙在20%以下。

回应质疑:环保执法打击的是黑色GDP

为治理空气污染,环境保护部组织大规模督查执法活动,效果很好,但是有一些说法认为,一些企业停产限产遭受的经济损失过大,如何平衡治理污染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对此,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在发布会上表示,2017年是环保执法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清理整顿“散乱污”企业力度最大的一年。在如此大的执法力度下,中国宏观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表现怎么样?统计数据一目了然。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工业生产增速扭转了自2011年以来连续6年下降的态势,呈现企稳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同比回升3.7个百分点,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的下降态势;全国574种主要工业产品2017年产量实现增长的数量为408种,较2016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从企业的利润看,2017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同比增长21.9%,增速较上年提高了13.4个百分点。

刘炳江说,看待环境与经济问题要从宏观上看,从整体上看,从长远来看。环保执法打击的是违法企业,是黑色的GDP,扶植的是合法企业,是绿色的GDP。在执法过程中,肯定会对一些违法企业、不达标企业造成较大冲击,甚至关停淘汰,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历史欠账总是要还的。他表示,“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还要进一步向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