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的数据,7月21日,地球经历了近代历史上最热的一天——全球日平均气温创新高,达到17.09℃,略高于2023年7月6日创下的17.08℃的纪录。 近期,我国天气状况复杂。受台风“格美”影响,7月24日至28日,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达300至600毫米,福建、浙江、湖南局地达600至875毫米。7月30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和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 现阶段全球气温不断攀升,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这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 应重点关注哪些人群? 我国人口主要集中在季风气候区,易受全球气候变化波动影响。近年来,我国频发的热浪、寒潮、台风和暴雨等极端气候事件,正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直接体现。2015年,《柳叶刀》刊登了一项跨国研究,探讨了高温和低温对人类死亡风险的影响。该研究涵盖了澳大利亚、中国、韩国、日本等诸多国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是一个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的国家,亟须开展气候变化相关健康问题研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从地理角度分析,近年来的气象监测数据表明,我国北方地区的气温上升速度明显快于南方。同时,大气科学研究预测,未来气候变暖对我国北方的影响将更为严重。2018年,一项覆盖我国272个主要城市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南方居民对热浪的适应能力强于北方。由于北方居民长期生活在较为凉爽的气候中,因此在夏季高温适应方面需要做更多准备。 从人群角度分析,近期有多个研究指出,老年人和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是气候变化下的高风险人群。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特别是认知功能下降,对天气条件的波动更加不敏感,适应能力更差。同时,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人群的影响更为严重。 从疾病种类分析,气候变化不仅对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有影响,甚至对肾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也有影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精神卫生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温、热浪等对精神健康的影响非常显著。有研究发现,气温上升与暴力行为的增加有相关性。 应主要采取哪些措施?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采取了多项政策和措施。在健康应对策略层面,加强气候变化相关的预警和预报工作迫在眉睫。我国气象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通过手机短信或微信向脆弱人群发布寒潮、热浪预警信息,有效降低了各种气候敏感疾病的发作风险。 加强科研成果的宣传和普及同样重要。如何将气候变化有关的科学知识有效地传递给上述脆弱人群,是一项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通过媒体、学校和社区活动,宣传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和应对措施,能够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政府层面需要加强适应性措施的实施,例如在一定空间距离内设置热浪、寒潮避难所,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弹性。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推行绿色建筑标准、改造既有建筑的供热系统和空调系统等。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城市正在采取类似的措施。例如,丹麦哥本哈根致力于在2025年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城市,通过改善公共交通、增加自行车道、推广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实现这一目标。 个人在面对气候极端事件时,可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自己,避免健康风险。例如,高温热浪出现时,可遵循国家疾控局发布的《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等敏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在高温环境中的活动,避免阳光直射。 对于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应减少剧烈运动,并向医生咨询合理的饮水量和电解质补充方式。建议在住宅和工作场所安装空调和取暖设备,以抵御热浪或寒潮。遇到暴雨天气时,可前往地势较高的广场、多层高层公共建筑的二楼以上区域躲避,避免使用交通工具,远离电力设施,避免站在露天的高处,以防雷击。 此外,应做好饮用水、食物、急救药品、手电筒、电池等应急物资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具体措施与全球和地方层面的政策和行动相结合,能够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多层次的支持,保障人类健康。 (作者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