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走出了一条富有青海特色的黄河保护治理新路子,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短板亟待加强,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高位推动,完善融入国家和区域黄河战略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建立黄河流域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机制,探索黄河流域实现生态补偿的渠道和方式。设立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级预算内专项资金,减轻地方项目配套资金压力。健全人才引培留用机制,培养本土人才、引进外部人才。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协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联合省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为黄河保护治理提供科技支撑。全面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法治建设,提升生态保护法治水平。 二、统筹保护和治理,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向国家争取适度放宽黄河流域重大生态工程立项条件,减少或取消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配套。加快西成铁路等的工作进展,推进以5G基站等为重点的“新基建”项目。加快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推动绿电特区建设,建设国家储能实验室和干热岩研究基地,建设国家清洁能源交易中心。支持沿黄各县(区)建设“清洁供暖示范县(区)”。推进湟水流域生态经济带和生态廊道建设,实施黄河两岸国土绿化提升行动计划。 三、讲好“黄河故事”,打造千里黄河文化走廊。推动在国家层面举办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祭祀国家公祭活动,建设国家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统一规划而又各具特色的黄河文化主题公园,支持各市州选一个县申报“两山”理论实践基地。向全国宣传好“天下黄河青海清”,打出“万山之祖”“河出昆仑”的源头文化旗帜。 四、积极探索“两山论”的实现途径,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本底调查和确权登记工作。探索推进碳排放权等抵押贷款业务,推动在黄河流域省建立全国性的碳权交易中心。加大对我省藏羊牦牛等产品的宣传力度,推动“青字号”农畜产品品牌创建。在省内禁止开发区域推广三江源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政策,实现生态保护和农牧民增收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