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生态环境保护 1月26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和今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关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新年伊始,四川省召开了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系统谋划了今年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将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做好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的“加减法”,进一步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谈到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该负责人表示,重点是做到“五个坚持”。 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及时跟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安排部署,确保在四川落地生根。抓好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现第二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全覆盖,建立常态化明查暗访机制,实行市县两级生态环境质量每月排名、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每月通报,推动长江、黄河所有生态环境问题彻底整改、限时归零。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结果运用,约谈绩效考核排名靠后市(州)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坚持新发展理念 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疫情后经济“绿色复苏”和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倒逼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编制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绿色全面转型,加快“三线一单”优化完善和落地应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产业,讲好长江、黄河四川故事。科学谋划“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编制实施四川“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一系列规划,争取纳入国家规划,推动实施一大批重大项目。 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顺应污染防治攻坚由“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的根本性转变,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对标先进地区,强化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制定全省新一轮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实施重点行业VOCs、夏季臭氧、冬季颗粒物综合治理“三大攻坚行动”。巩固水环境质量,加强岷江、沱江等重点流域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重点推动铜钵河、濑溪河、琼江流域综合治理,集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确保全省6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推进长江黄河上游土壤风险管控区建设,加强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和规范处置,补齐个别地区医疗废物处置短板。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系统治理。构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科学编制省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坚决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攻坚战,协同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大力实施重点生态工程,统筹实施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和长江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建设。优化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全面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推动若尔盖国家公园建设,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制定实施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修订出台省级生态市县,启动省级生态市县创建。 坚持改革创新 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聚焦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35年和2050年总体目标,加快形成与治理任务、治理需求相适应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完善生态环境投融资机制,出台生态环境领域省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加大专项贷款财政贴息支持力度,推动发行绿色债券。提升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能力,加大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持续加强应急装备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实战演练,确保不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健全法规标准体系,推动老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等法规制修订,加快推进川渝嘉陵江流域保护等协同立法,加大赤水河流域保护等立法调研,制定出台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泡菜行业水污染排放等技术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