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中广核,核电,华龙一号, 美丽的北部湾之畔,防城港市企沙半岛东侧,一座世界级的工程正在井然有序地施工中。肆虐的“天鸽”并没有抵挡住这里建设的热情,工人们头戴不同颜色的安全帽,身穿不同颜色的工作服,冒着细雨穿棱于林立的钢筋之中,这里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据承担这一超级工程建设任务的中建二局核电建设分公司副总经理、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部项目经理李光远介绍,这里是防城港核电站在建的二期工程,该工程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这个工程不仅仅是中国广核集团公司“华龙一号”示范工程,也是英国布拉德韦尔B核电站的参考电站,其意义与责任都不言而喻,每一个铆钉,每一次绕线,每一条焊缝,都关系着一份神圣的职责。 安全胜过一切 核电的发展历来安全至上,福岛核事故仍然记忆犹新,殷鉴不远,对核电安全的追求成为近年核电发展的首要关注的因素。这不仅要求核电站在技术与设计上精益求精,在土建施工过程更要做到万无一失,毫无瑕疵。 华龙一号的问世正是充分借鉴国际三代核电技术先进理念,汲取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合作研发设计的三代核电技术。它是中国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机制创新的成果,是由中国广核集团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在中国三十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投入大量精力研发设计而成,其安全和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并充分利用中国目前成熟的核电装备制造业体系,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包括了核电站设计、建造、运营管理和培训的一整套体系,在安全性上,每个环节都上升到新的高度。按照纵深防御原则设计的安全系统为“华龙一号”配置了实体隔离的三个安全序列,就像三道相互独立又协同联动的安全“屏障”;拥有双层安全壳,确保放射性物质不会外泄;可以抵御类似商用大飞机撞击的意外攻击,厂区也可抵御不低于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地震震级…… “华龙一号”安全性能的提高对工程建设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这意味着在土建施工过程中体量更大、结构更复杂、质量要求更严、安全要求更高。据中建二局核电建设分公司副总经理、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部项目经理李光远介绍,“我国核电技术采用新理念、走了新路径,这也要求核电的建设施工必须跟上,施工的逻辑与顺序、工法与技艺、配合与推进,都要适应新的技术路线。” 为此,两家企业再次创新合作形式,启动联合办公模式。双方互相委派专业工程师联合办公,共同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在技术上,中建二局在施工过程中下足了功夫,处处闪烁着智慧与创新的火光,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大家更是没有少动脑筋,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让安全的理念深入作业的每一个人心里,每一个细小的步骤中,俗话说:细节决定一切,现场施工过程中,中建人就是这样把一个一个具体的细节处理到无懈可击,让核电安全加上一道道的保障。据李光远介绍,防城港核电项目已经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共编制了64份安全管理文件,覆盖项目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保证项目安全管理的日常运行。严格落实全员安全管理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将安全管理目标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通过各种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及安全知识水平。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据可查,领导带头表率,员工依章办事,有条不紊,把一切可能的漏洞堵死。严格的管理只为实现一个目标:最大程度地捍卫和守护核电安全。 华龙一号,精品“智”造 一个蓝图化为现实,这既需要魄力更需要智慧。中建二局的建设者们不断超越自我,从科技研发、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等多个层面完成了从机械地施工制造到主动地创新“智”造的能力之变。 以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3号机组为例,1万多平方米的钢板全部要通过焊接成形,把这些钢板平摊开来,面积相当于1.5个标准足球场。其中如若出现1.5毫米及以上的单个气孔,或者针尖大小的连续气孔,都会被视为不合格品。因此,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成了关键问题。为此,专业工程师采用无损检测方法,用专业仪器检测焊缝,让所有缺陷无所遁形。
现场所有塔吊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防止无关人员操作塔吊,真正实现定人定机。塔吊加设防碰撞系统,对塔吊的运行轨迹实行实时动态监控,大大减小了塔吊发生碰撞的风险,现场塔吊顶部安装“天眼”,对施工现场进行动态安全监控。在施工现场还运用最先进的无人驾驶飞机,对施工现场规划布置、高处作业安全进行监督以及对人员不便到达位置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在防城港项目上,中建二局的隐患排查系统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系统具备标准化图集、安全知识库、隐患排查、统计分析等模块,大大提高了施工安全管理科技水平。在钢衬里施工车间,走道板人孔位置设置人体感应语音提醒播放器,提醒通行人员及时关闭盖板。还有焊枪双回火阀,双重保护,严防漏气,提高焊接作业安全。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在现场参观介绍中,中建二局核电建设分公司副总经理、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部项目经理李光远如数家珍,在记者面前娓娓道来,让人充分感受到防城港“华龙一号”建设现场汇集了中建二局在30年的核电建设历程的经验与智慧。 不仅如此,中建二局真正实现了工程作业的绿色施工,现场物料按施工平面规划码放整齐,施工道路两侧安装自动喷雾降尘系统。照明大部分以LED节能灯,办公室道路两旁布置风能太阳能路灯,项目办公室顶安装光伏太阳板,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上也是费尽心思,在工程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专门设计,根据用水量单独设计,管径合理,管路简捷,保证经济适用。 员工的人文关怀也是周到细腻。每个班组的班长时刻关注员工的精神状态,并为每个班组配备一个活动房,这个活动房既可以学习进步,也可以进行精神疏导与宣泄,真正在工程作业中做到以人为主,把每个人视为核电施工的坚实屏障,这既是核电建设的制胜法宝,也是让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实现质量、安全均达到国际标杆建设8级水平的关键。
每一次的核电建设项目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培养人才的摇篮。在采访中李光远谈道,通过这个“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的建设,将为未来中建二局积攒巨大的技术与人才优势,未来中建二局在核电站的建设施工中将更加的信心十足,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 护“龙”出海,携手共进 作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旗舰产品,“华龙一号”成熟而优秀的技术水平受到了全球关注。目前,我国已与英国、阿根廷、埃及、巴西等近20个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2017年1月10日,英国政府正式受理华龙一号通用设计审查(GDA),GDA是华龙一号落地英国的技术前提。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是历史悠久的核电国家,世界上首座商用核电站就诞生在英国。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建筑核电建设者的身上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使命,建造出能被认可的“华龙一号”示范机组,对进一步推动华龙落地英国、助力中国自主核电技术出海扬帆大有裨益。事实上,中建二局的建设者们用30年的力量积蓄表示:他们准备好了! 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到“华龙一号”示范工程之一的广西防城港核电站二期工程,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将自身发展与我国核电事业同频共振,中国核电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30年,中国建筑是变化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中建二局将曾经的荣耀与辉煌化作超越之路上的攻坚动力,全面促进企业本能升级,全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受人尊敬的投资建造运营一体化工程总承包服务商。 从1987年建设我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基地——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开始,中建开始了与中广核的紧密合作,通过此次“华龙一号”的合作与建设,中国建筑与中广核的联系愈加紧密,开启了携手并肩的核电建设之旅,核电从无到有,从引进来到一带一路走出去的新篇章,力争让核电的中国标准、中国建造,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擦亮“华龙一号”中国核电的这张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