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安全,福岛,核泄漏覆辙 当前,全球制造业的分工布局正在发生变化,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中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支撑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制造业面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竞争局面。如何突围?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原动力和主引擎?作为中国制造的代表作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华龙一号、常规潜艇的总师,他们是如何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应对各种挑战,把握全球制造业的变化趋势? 华龙一号绝不会发生福岛那样严重的核事故!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表示,其实自主核电三代技术的研发面临很多困难,所以研发完成以后取得的创新成果就很多。“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华龙一号”的中国星,“华龙一号”采用了一颗我们自主研发的中国强大的一个反应堆,中国星,它是跟国际上通用的一些反应堆有比较大的差别,是177组燃料组件,这样把功率密度降低以后,使得反应堆运行起来更加安全,既能够多发电,又能够把反应堆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提高,另外一个是安全。大家知道核电站的生命线就是安全,我们公众也最关心核电的安全问题,如何让“华龙一号”能够达到国际上最安全的标准,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创新。我们在吸取福岛核事故的经验反馈,同时吸收国际上最先进的理念以后,我们创造了一个把能动和非能动结合在一起的这样一种安全设计的方案。这样的话,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外部事件,这个极端的外部自然灾害,类似于福岛这样的极端事故发生的情况下,我们都能够从容的应对。所以,我们非常有信心的说,通过我们自主创新的安全设计,“华龙一号”绝不会发生类似于福岛这样严重的核事故。” 中国制造新升级:无载人火箭到载人火箭!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张智表示,从无载人火箭到有了载人火箭,本身是一个创新的成果。“我们解决了一个power问题,就是杨利伟第一次飞行的时候,回来告诉我们说有点难受。后来我们研究这个问题,属于火箭的一个特性产生了power的振动,这个针对正好8赫兹,跟人的心脏的频率接近。因为我们最早解决问题是靠一种续压器,是改变我们管路的特性的一个装备,一个产品。这个产品改小了不行,我们试过,还出现,因为曾经飞行出现过,改大了没地方装。怎么办?逼出来的,后来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刚开始让它往上面走,后来往下面走,我们叫做便能续压器。这个概念原来是没有用,原来咱们叫定能的续压器。” 创新最大的难题是万事开头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张智:我们干这个工程是国家的大工程,载人航天工程。资金上不用考虑,不缺钱。愁的就是技术,当你做新东西的时候,刚才我说开头难,不知道怎么干的时候,这是最缺的。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作为核工业来说,也是国家的一个战略的行业。“华龙一号”的研发我觉得这个体会很深,就是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东西,无论是人,还是技术,我们都缺。我们把目标瞄准在一个更高的目标上,我们总是需要开发创新一些新的技术,才能达到这个目标。但是,今天我们回过头来想,这也东西都是有信心能够解决的,特别是经历了“华龙一号”的研发,我们的科技队伍成长的非常快,我觉得有这样的一支队伍,无论将来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有信心去突破这些技术上的困难,去解决它。 中船重工集团常规潜艇总设计师吴崇健:我认为还是人才。我对人才的理解是创新与继承很难,这两个过渡很难,可能大家看中国的潜艇就是看壳子,我们看外国潜艇也是看那个壳子。所以,你想买个东西去抄是很难的,所以我们唯一能干的就是创新,所以,我们做一个复杂机器的时候必须做好创新,而不是像一个小汽车坏了,零件坏了就换了,这个坏了要换太难了。这是我们关于人才怎么做好创新与继承,或者继承与创新之间这个矛盾点很难。所以,大家可能也看到一点,搞船舶的人能成长为主任设计师、总师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