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能源项目,红沿河核电厂 9月8日清晨6时15分,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完成穹顶吊装,这标志着红沿河二期工程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高峰阶段。 穹顶是核反应堆厂房的"屋顶",其与反应堆厂房吊装对接,最大误差只允许3毫米,被业界称为“刀刃与刀刃的对接”。本次吊装的钢制穹顶高11.5米,直径37米,重达139.2吨。吊装结束后,经现场作业人员确认,直径37米的穹顶周长误差仅为2毫米。穹顶吊装完成后,6号机组将陆续安装主设备,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一次成功:六号机组穹顶吊装 6号机组反应堆穹顶及内部管道重139.225吨,连同吊钩、索具、修正爬梯等总重达160.375吨。本次吊装充分借鉴了5号机组穹顶吊装经验,对吊机、穹顶拼装场地、反应堆厂房三者位置进行科学计算,确保吊机在吊装过程中不需移动、变幅,优化了吊机工作流程。 5点16分,吊装工作正式开始。6点15分,穹顶稳妥地落座到反应堆厂房顶部,吊装一次成功。经测算,整个穹顶周长误差2毫米,保持了较高的精度水平。 肩负使命:老工业基地的新希望 红沿河核电站是东北地区第一座核电站,总投资800多亿元,共建设6台核电机组。 6台机组全部投产后,对于保障东北老工业基地电力需求,优化辽宁和东北电网结构,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绿色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 加冕礼成:全面建成指日可待 红沿河核电1号机组于2007年8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一期工程4台机组全面建成。二期工程两台机组已于2015年开工建设,目前工程进展良好。 红沿河5、6号机组,正以稳健的步伐,朝着最后的胜利迈进。我们期待,在未来,东北沃土的万家灯火,因红沿河而更加耀眼。 红沿河核电站是中国第五个、东北首个投入运行的核电基地,也是东北最大的能源投资项目,总投资800多亿元,共建设6台核电机组。该项目由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建设和运营,该公司则由中广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大连市建设投资公司,按照45%、45%和10%的股比投资组建。 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4台机组,是“十一五”期间首个开工的核电项目,并于2016年全部建成并实现商运;二期工程2台机组,采用ACPR1000技术,是在一期工程工程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设备国产化率超过80%,计划2021年投产发电。 红沿河核电站当时的总体目标是,安全性能较岭澳二期有进一步提高,实现更大程度的自主化,总体指标优于岭澳二期。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成套设备自主生产能力,促进形成较为完整的自主化核电工业体系。努力实现质量更好、造价更低、国产化比例更高的目标。 截至目前,红沿河核电站是中国自主创新最多、国产化率最高的核电站,共有20项关键业绩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一些关键核电设备在红沿河核电项目上首次实现国产化,部分设备由辽宁企业生产,仅一期工程在辽宁省的采购额就达到30多亿元。 据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官网介绍,红沿河核电站对优化辽宁及东北电网电源结构,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国家核电自主化进程,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成长和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在2008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红沿河核电站开工与青藏铁路、三峡工程一起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中广核上述资料称,红沿河核电站6台机组全部投产后,年发电能力可达450亿千瓦时,相当于大连年用电量的1.5倍。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红沿河核电实现上网电量176.9亿千瓦时。经测算,与同等规模火电厂相比,红沿河核电去年实现的减排效益等效于3.89万公顷森林的吸收量,相当于大连的森林面积增加8%。 红沿河核电站建设里程碑: 1-6号机组穹顶吊装时间 2009年8月10日,1号机组完成穹顶吊装。 2010年5月7日,2号机组完成穹顶吊装。 2011年4月8日,3号机组完成穹顶吊装。 2011年9月20日,4号机组完成穹顶吊装。 2017年4月12日,5号机组完成穹顶吊装。 2017年9月8日,6号机组完成穹顶吊装。 1-6号机组并网及商运时间 1号机组: 2013年2月17日,实现首次并网; 2013年6月6日,具备商业运行条件。 2号机组: 2013年11月23日,实现首次并网。 2014年5月13日,具备商业运行条件。 3号机组: 2015年3月23日,实现首次并网。 2015年8月16日,具备商业运行条件。 4号机组: 2016年4月1日,实现首次并网。 2016年9月19日,具备商业运行条件。 5、6号机组: 计划2020年、2021年实现首次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