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核企,拐点 7月28日,中国广核集团牵头,九家核电工程建造及装备制造企业等共同在广西防城港核电基地召开“华龙一号项目高层峰会”。峰会上,十家企业的负责人签署了联合宣言,共同推动“华龙一号”实现全范围设计能力掌控、设备和材料国产化能力提升以及先进制造和建造技术实施,并将“华龙一号”示范项目防城港核电二期建设成标杆项目,为“华龙一号”项目批量化建设及“走出去”创造条件。 我国核电走出去的脚步正在加快,相关上市公司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同时,国家领导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介“华龙一号”,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核电装备的信心,核电板块有望持续受益。据“十三五”规划,我国每年将新建6至8台机组,2016-2020年核电投产装机年复合增速约25%,核电将是十三五期间重要的能源投资方向。 “华龙一号”是我国核电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的代表,其装备国产化率可达85%以上,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等核心装备都已实现国产,代表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先进水平,“华龙一号”的设备供货厂家,分布在全国各地,涉及5300多家,共计6万多台套,提高了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未来我国核电技术主要采用AP1000、CAP1400及华龙一号等三代技术,每百万千瓦造价约为120亿元,粗略计算2020年前新增核电机组将带动3800亿元投资规模。核电设备占核电机组建设总投资额的50%,市场空间在1900亿元左右。国内核电市场快速发展是我国核电“走出去”的根基,结合2020年我国核电的发展目标,审批重启后国内核电建设节奏将加快,核电设备企业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随着我国核电技术的加速进步以及走出去战略的加快推进,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将持续受益。A股市场相关上市公司中中核科技、江苏神通、东方 电气、以及上海电气等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