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源战略 油气 电力 煤炭 新兴能源 节能环保 资料库 视频资讯

核电

旗下栏目: 火电 核电 水电 热电 智能电网

中核集团“造船出海”:改革创新才有底气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8-12-03
摘要:“中国的核电技术发展,不会被人‘卡脖子’!”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间坐标点上,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喊出了底气。

“中国的核电技术发展,不会被人‘卡脖子’!”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间坐标点上,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喊出了底气。

63载的攻坚克难、艰苦奋斗,中核集团从“国之荣光”到“国之重器”再到“国家名片”,在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核大国走向核强国的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40年的鸿篇巨制,更是清晰地勾勒出其快速发展的“容貌”。

底气从何而来?今年年中,备受瞩目的AP1000实现了重大突破,其首个示范工程——三门核电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时隔3个月,具备了商业运行条件;与此同时,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全球首堆有望在2020年建成投产;跨过核电版图,放眼核电产业链的“前端”,自主研发的高性能CF系列燃料组件,完成了首个循环辐照考验;在产业“后端”,中核环保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核循环产业发展迈出关键步伐,拼接起核工业全产业链的最后一块版图……

谈及未来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余剑锋说:“将来的中国核工业是一个完整的、先进的核工业产业链,是一个涉及所有专业的科技创新平台,同时我们不会闭门造车,我们是对国内外所有相关单位开放、发展空间很大的平台。”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多年来,改革二字是中核集团发展的底色,面向中国核工业的明天,中核人信心十足,一幅宏大的核工业全产业链发展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造“华龙一号”驶向世界

1957年,世界第一座商用核电站——美国希平港核电站并网发电时,中国核工业才刚起步,当时的核工业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后来,随着世界局势渐稳,核工业才逐步转为民用。

30多年后,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在浙江海盐破土动工。1991年,秦山核电站的建成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此后,中国的核电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投运核电机组共37台,运行装机容量达3581万千瓦。

余剑锋介绍,在核电方面,中核集团相继掌握了30万、60万、100万千瓦级核电技术,实现了中国核电技术的型谱化发展,但在这过程中,无论是研发、设计还是建造,中国的核电发展都有需要依赖外国进口的环节。

“我们能不能靠自己的实力,建造一座从设计到建设都完全自主的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站?”这是困扰中核人的一道难题。

从30万千瓦起步,我国的核电研发就非常注重吸收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成果,引进了法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的核电技术,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吸收和再创新,成功研发了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2014年8月12日,“华龙一号”总体设计方案最终通过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核安全局联合组织的专家评审。

据了解,“华龙一号”在设计研发的过程中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采用177组CF3先进燃料组件的堆芯,设计了能动与非能动结合的安全系统,提升了安全性,平衡了经济性,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极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也成为我国核电“走出去”的重要“名片”。

“‘华龙一号’的国产化率已超过80%。”余剑锋说,虽然在产业控制上和国际先进水平比还存在差距,设备的可靠性和质量还需要提高,但中国的核电技术在快速发展,不会被人“卡脖子”。

目前,中核集团在建的“华龙一号”海内外4台机组全部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工程各关键节点均按期或提前实现。2017年5月,“华龙一号”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完成穹顶吊装,首堆必拖“魔咒”被打破。

“作为首堆示范工程,工程的设计方案固化和装备制造是影响工程的两大风险领域。现在看来,中核集团已经有力化解了上述两大风险,很好地掌控了工程期,有信心在2020年建成‘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表示。

11月15日,中核集团举行改革开放40周年新闻发布会,邢继说:“2019年是‘华龙一号’首堆建设的关键之年,将由设备安装阶段转为调试阶段,明年也是施工安装的高峰。‘华龙一号’目前正按预期计划向前推进,工程安全和质量处于良好受控状态。”

“23个科研院所是核心竞争力”

从借船出海、拼船出海,到造船出海,中国核电发展靠的是什么?“靠人才。”余剑锋说。“中核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拥有涵盖核工业所有产业环节的23个科研院所。只有把这23个科研院所培养成在技术和创新性上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才能真正领先,这才是中核集团将来的愿景。”

余剑锋认为,一个国家的核工业要发展、要创新、要领先国际,产业规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技术领先。未来,中核集团还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包括人员薪酬绩效、资产证券化和制度混改等。

“改革的第一项措施就是要加大对科研院所的投资,加强能力建设、条件建设和提高人员待遇。”余剑锋表示,必须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将优秀人才留在科研院所,最基本的举措就是提高工资待遇。

他透露,中核集团的薪酬考核办法明年将要变革,向科研人员倾斜,向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人员倾斜,向为集团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员倾斜,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

此外,中核集团在资产证券化上的探索也不断深入。2018年7月6日,中核集团旗下中国同辐在香港成功上市,这是中核集团旗下第六家上市企业。至此,中核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达到了60%。

推进资产证券化进程、实现股权多元化、探索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未来深化改革的重点。“未来,中核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将向80%看齐。在市值管理上、培育新的产业板块上,将推动重点单位的混合所有制和股权多元化改革。相信这些改革一定能推动中国核工业更好地发展。”余剑锋说。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