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铀产业 20多年前,新疆天山脚下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从最开始的打钻做实验,到后来建成中国第一个千吨级铀矿绿色大基地——蒙其古尔矿,来自中国铀业有限公司的这批访客变成了这里的常驻居民。 2018年4月22日,天气刚转暖,一群老人走进了蒙其古尔矿参观中国最新一代的铀矿地浸开采技术,他们是上世纪从中国核工业第一批铀矿抽调来新疆的技术骨干。看到无人值守的采矿区、数字化操作的主控室……老人们对我国采用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竖起了大拇指。 与此同时,中国正以先进的矿产资源勘探开采技术,在几千公里外的沙特进行铀钍资源勘查。就在当天,中核集团时任总经理、现任董事长余剑锋访问沙特,沙特能矿部部长顾问阿卜杜拉赫曼˙卡里姆也在会见中,为中国人竖起了大拇指。 “从一个甲子前的请进来,到现在的‘走出去’,中国铀业走的就是坚持深化改革、依靠自主创新、对标国际先进的跨越发展之路。”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中国铀业董事长、党委书记杜运斌表示,“这四十年,当初的赤子报国之心在一代代核工业人中传承发扬,让中国铀业成为了强军富国、建设核强国的一块重重的压舱石。”。 调整改革铺就了我们通往核强国的道路 2017年3月17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一间会议室里,来自中核浙江衢州铀业有限公司的基层党员郑慧霞在介绍了企业调整改革经验后,专程到中核集团调研党建工作的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郝鹏带头鼓起了掌。 那一刻,郑慧霞既感到荣幸又感到激动。她知道,大家的掌声是给每一个铀矿冶人的,是对他们在调整改革中付出的一切给予的精神回报。 这场让郝鹏动容的调整改革是中核集团硬岩铀矿山调整改革,旨在根据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和国企改革要求,处置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率和安全环保水平,从而进一步让产业升级。衢州铀业就是中核集团本次调整改革第一批先行启动的试点单位。 从2015年开始,这场改革持续了两年。截至2017年9月,在中核集团党组支持下,中国铀业地矿调整改革工作已经全面完成人员分流安置任务,取得了7户硬岩铀矿山企业调整改革三年目标两年实现的决定性胜利。调整改革后的中国铀业,形成了以北方大基地为主、南方硬岩铀矿为辅的新型产业布局。 “启动硬岩铀矿调整改革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符合技术进步需要,符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构建精干、高效、先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铀地矿体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杜运斌用“三个需要”解释了本次调整改革的必要性。 “技术的突破与发展,使铀矿开采的产业格局和发展战略发生了转移改变。北方一个绿色铀矿大基地就可以抵得上七个南方硬岩矿山的产能。现代化、规模化生产完全可以保障我国铀资源开发和利用。”杜运斌进一步解释道,当前我国南方硬岩的铀资源总体储量不少,但是资源比较分散,个体矿山规模很小,开采成本较高。而在北方地区,CO2+O2地浸采铀技术已经得到了大规模使用,产能接近国内天然铀总产能的60%,打破了我国铀矿开发长期依赖南方硬岩矿山“散而小”的格局。与南方堆浸采矿工艺相比,这一技术的工业化,使得矿山建设周期短、形成产能快、绿色环保,还节约了大量矿山建设用地。 对于调整改革,中国铀业的干部职工并不陌生,几乎每十几年就会经历一次。中国的天然铀产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形成了完整的铀矿冶工业体系,为研制核武器奠定了基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连续进行保军转民、调整改革,基本形成军民结合的新格局,完成了由单一军工企业向军民结合型企业的转变。 2011年,中核集团将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和中核金原铀业公司合并成立地矿事业部;2017年,在地矿事业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铀业有限公司,实现实体化运作。在杜运斌看来,整合中国天然铀产业上下游资源成立中国铀业,是一项持续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对标国际先进实现新跨越的创新举措。 “中国要建设核强国,就必须建立安全供应、经济供应、稳定供应的天然铀企业。”杜运斌表示,“进一步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合力集中力量办大事,这符合国际惯例、行业发展需要和市场经济需要,将有利于加快推动核工业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中国铀业要做到世界一流,必须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要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二是要抓住机遇窗口掌握更多资源。”针对未来的深化改革,杜运斌认为,“这才是中国铀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自主创新引领我们跻身世界先进 从新疆伊宁城区驱车一个多小时后,伊犁盆地南缘乌孙山脚下的居民住宅渐渐稀疏,一片开阔草原映入了眼帘。2018年5月13日,来自科技日报、中国能源报、中国国土资源报等媒体的记者走进了新疆天山蒙其古尔矿。 一位记者这样写道:这里曾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闭坑的煤岩型铀矿山的“遗址”。高峰时期,数千矿工在忙碌。由于成本高,该矿山封井闭坑。而现在这个千吨铀矿大基地,只有区区百人。同一片土地,不同时期的两座矿山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容颜”。 在记者眼中,整个井场完全看不出任何采挖痕迹,看不到露天矿山的巨大采坑,没有采矿设备的轰鸣声,仅有手腕粗细的抽液管通过钻孔插入地中,只在地上露出一截管道,又很快隐埋入地下进入集控室。坐在天山铀业生产控制中心,可以24小时收集、监控井场、水冶厂的所有信息。与数字化信息相连的另一端,则是无人值守的井场集控室和高度自动化的水冶生产。 这个铀矿大基地采用的是CO2+O2原地浸出采铀工艺技术,我国是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2014年,该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技术的应用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2017年11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表示,中国铀矿地浸技术可以说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完全可以出口。 “铀资源是军民两用的战略资源,是我国核工业发展的粮食。从起步起,中国核工业人坚持自主创新构建了比较完整的集科研、设计、施工、采冶、纯化为一体的先进的天然铀科研生产体系,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 在杜运斌看来,让世界认可的中国技术,中国铀业还有很多。比如,近年来,中国铀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5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等。以CO2+O2为标志的第三代采铀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天-空-地-深”一体化勘查能力基本形成,铀矿进入了500~1500米深度的“第二找矿”空间。中国铀矿第一科学深钻突破2818米,零价态金属铀的发现引发国内外重要关注;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加强,形成了转型跨越发展的内在动力。 “科技创新引领是我们实现天然铀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在杜运斌看来,这些令人瞩目的成果为我国从核大国迈向核强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据介绍,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突破,截至目前中国铀业已完成北方鄂尔多斯盆地等7大铀资源基地布局,完成南方多个重点铀成矿带勘查,有力保障了核工业发展。 那么,坚持创新的动力是什么?2018年5月24日,在中国铀矿冶创建60周年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冠兴认为,“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六十年中国核工业人始终践行科技报国,对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不断追求,因为我们有不服输的精神,就是一定要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 杜运斌认为中国铀业这几年一直致力于这种精神的传承发扬。据了解,中国铀业把科技创新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成立了技术战略委员会,邀请煤炭、石油、有色等各领域专家组成科技委,并制定领先行动计划,目的就是帮助中国铀业统筹谋划科技创新。 “从理论到实践再到装备,从绿色矿山到数字矿山再到智能化,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世界最先进的天然铀科研生产经营体系,确保国家核能发展天然铀供给安全,全力推进‘产—供—销—储’天然铀产业建设,切实担当起‘军工基石,核电粮仓’的历史使命。”杜运斌说,“这就是我们的赤子之心。” “一带一路”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2017年8月26日早晨,赵丹一拿起手机,就看到朋友圈被这样一条微信刷屏了——中核集团与沙特加速推进铀钍资源合作。赵丹是中核集团沙特铀钍资源合作项目测氡组负责人,是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的一名博士,“听说这次要在野外工作大半年。”虽然又要与沙尘暴、高温热浪作伴,但赵丹觉得“能代表中国参与大项目,一切辛苦都值得” 。 沙特铀钍资源项目是中核集团与沙特地质调查局联合开展的一项放射性资源勘查项目,旨在满足沙特核电规划的需求。2017年3月16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沙特国王萨拉曼见证下,中核集团与沙特地调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回望半年多前,2016年8月29日,正值杭州G20峰会前夕,受沙特王储委托,沙特地调局访问中核集团。“行程安排里并不包括调研中国铀业,但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杜运斌回忆:“在访问集团总部结束后,我们主动邀请他们利用下午休息时间参观核地研院。 当天下午2点,时任地调局局长纳华伯就带着“只是去看一看”的心情第一次走进了核地研院。核地研院院长、沙特项目负责人李子颖和他的研究团队带领纳华伯一行参观了先进的实验室、精密的仪器设备,向他们介绍中国铀矿理论技术创新成果和找矿突破。就在那一天,纳华伯向真主发誓:“中核集团就是我们要找的合作伙伴。” 事实证明,对于这个国家项目,中国人没有让沙特失望。“我们高质量完成了对沙特九片区域第一阶段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初步确定了沙特良好的找矿前景。”谈到这个项目,杜运斌很有感情,“当你在岩石下躲避沙尘暴时,当你蹲在地上就着沙子吃午饭时,当你被沙特朋友当作兄弟时,当看到中国核工业走出国门时……你内心中真的会产生身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而就是通过这个项目,中核人在世界面前展示了中国能力、中国信心、中国品牌。” 据了解,中国天然铀企业“走出去”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当时与美国、法国等国家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和人才互访活动。在沙特项目中,来自沙特地调局的首席专家纳瑟尔就是一位曾在中国相山铀矿接受过培训的埃及人。因为该项目,他在20年后与中国再续前缘。 为了确保中国核工业天然铀保障,进入21世纪,中核集团坚持“走出去”战略,制定了海外铀资源开发的战略,取得阶段性进展。在尼日尔、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和蒙古等国家控制资源量近十万吨。 “‘走出去’是中国铀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提升国际市场影响力,优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做大经济规模的必然要求。”杜运斌认为,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五年。这五年来,中国铀业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已在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国际市场开拓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沙特铀钍资源合作已完成第一阶段工作发现并圈定了多处找矿靶区;柬埔寨供水工程项目有序推进,成为见证中柬友谊的一座丰碑;积极洽谈伊朗油服、巴基斯坦测井和埃及水井项目。 杜运斌对“走出去”未来十分看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探明的铀资源约占全球探明总量的三分之一,潜在资源也极为丰富,在全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铀资源勘查开发合作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杜运斌表示,中核集团的装备实力、技术水平、人才队伍完全具备了“走出去”大展拳脚的能力。中国铀业体系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明显,将进一步优先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的资源勘探、开发和贸易,大力推动天然铀产业扬帆出海;以“一带一路”国家为重点,大力拓展大地质、大矿冶特色技术延伸产业,进一步拓展综合找矿、勘查设计、航空遥感、分析测试等技术服务市场,大力推动地矿延伸产业走向海外。“中国铀业将积极发挥中国核工业完整产业链优势,搭建中国技术推广的国际平台,让中国方案、中国标准和中国品牌走出国门,将中国铀业打造成面向全球的供应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