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总 导语:时隔19年,“中核总”重返央企矩阵。然而,新型巨无霸核企能否在短时间体现协同效应,仍是个未知数。 近期,阿海珐出售至EDF的核电业务改回了老名字“法马通”;中核与中核建也将在时隔19年之后,再次重返“中核总”。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戏,接连在核电行业上演。 在2月9日召开的中核集团新春记者见面会上,针对近期备受关注的中核与中核建合并重组一事,中核方面首次做出官方表态。 该集团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潘建明公开向记者表示:“此次重组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按照国资委要求,合并重组方案还在有序筹划中,将在合适时间具体发布。” 针对各方担忧的新企业会否产生市场不公平竞争时,潘建明回应称,中核建与中核合并后,并不会对其他业主的核电站建设产生影响。具体重组方案正在按照国资委要求进行研究制定,日后将适时通报重组情况和发展思路,通过实际行动打消业界的顾虑。 1月31日,经报国务院批准,中核集团与中核建设集团实施重组,中核建设集团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至此,国资委直管1号央企与2号央企正在合并重组的事实尘埃落定,被舆论称为“新中核总”的全新巨无霸核企正式起航。 这也是继国家电投、国家能源之后,我国能源领域又一重大合并重组案例。合并后,新集团将拥有约1000亿美元的资产和超过14万名员工。 2018开年,央企重组缘何“再下一城”?全新巨无霸核企的诞生,将对全行业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 19年后再联姻 」 业绩低迷、处境尴尬的中核建终于迎来了接盘侠——中核集团。 “中核建日子不好过,政府甩包袱:回娘家去!”核电资深从业者李路(化名)对此形象比喻。 《能源》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受采访者对于上述两家合并重组一事持并不惊讶,甚至认为此事本就情理之中。 “中核中核建在历史上本就一家,也不愿意和其他单位合。”华电集团一位从业者向《能源》记者分析。 来自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张明对此表示认同,“分久必合,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两家原本就是一家,中核建原是中核总的建工局,只负责核工程的建造,1999年央企改革,辈分提高,和中核集团成为兄弟关系,虽然有很高的政治地位,但施工企业的性质并未改变,体量实在太小。近几年来,虽然一直想通过积极推进高、低温堆核能产业化项目改变集团性质,但苦于研发技术力量薄弱、资金短缺,很难有所突破;而中核集团所有的核工程项目建造,无一例外的都还是由中核建来完成。两者的合并重组,正好优势互补,有利于增强新集团在国内、国际核电市场的竞争力。” 如其所言,中核、中核建本就出自同门。早在50年代中国核工业起步初期,原二机部从原建工部兰州工程局抽调4千多人,组成三支施工队伍(一零一、一零二、一零四建筑工程公司),承担相关核工业工程的施工任务;并从原建工部第九生产设备安装公司、原一机部、原冶金部抽调一千余人,组成二机部一零三安装工程公司,承担核工业在建工程安装任务。 自70年代中期开始,核工业基本建设任务逐渐减少,这支核工业施工队伍开始转向其他工业和民用工程的施工。上世纪八十年代,秦山、大亚湾核电项目先后启动,上述四家工程公司不断沿革,逐渐成为民用核电工程中承担施工业务的几家核心公司。三十余年来,这支核工业建设队伍未曾间断核工程建设。 1999年4月,国务院批准5个军工总公司改组为企业集团的框架方案,其中,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简称“中核总”)改组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包括核动力、核电、核燃料在内的95%主体业务由中核集团继承,二二、二三、二四等建设公司划分出来成立了中核建集团,两者分列国资委央企名录第一和第二位。 “原中核总公司拆分并不是为了市场化竞争,而是为了满足当时核电发展形势与国家格局要求,不像其他拆分,真正形成了能力比较平衡的两个集团。所以拆分后,中核建方面也对发展空间与竞争力有过担心。”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副总经理、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郑明光向《能源》记者分析,“如今合并是因为核工业体系能力完整性的国家战略需要,一直拆分可能会造成实力弱化。” 此外,在原核工业部常务副部长、现任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陈肇博看来,促成此次合并重组的一大主要原因是中核建连续数年的低迷业绩。 “中核建在行业里的价值在经济上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其盈利能力较低是国资委主导这桩合并的一个原因。”陈肇博说。 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2016年,中核建的净利润分别为6亿、6.66亿、7.98亿及7.99亿元。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其债务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2013年—2016年,中国核建合并报表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7.38%、85.15%、85.84%和85.63%。高额的应收账款和负债给中国核建带来了隐忧,同时加剧了其对资金的渴求。 不久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总会计师沈莹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央企2017年平均负债率66.3%,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相比中核建近五年平均接近90%的资产负债率,令人咂舌。 “中核建资产负债率相当高,净资产比率只有12%左右,且该股财务特征为低毛利率特征。”业内人士分析,“中核建承建的核电工程大部分已过施工高峰期或处于收尾阶段,受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影响,业务增量受限。同时,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建筑市场需求不足、竞争加剧等诸多困难,毛利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一位在中核建工作数十年的行业人士向《能源》记者透露,竞争对手的强势崛起也让中核建的处境更加艰难。 “竞争对手方面,包括广火、浙火、中建二局等单位都拿到了核岛的安装资质。阳江核电站的建设权就被广火拿走了。因此,原本拥有独家专营权的核电站建安市场被不断挤压。”该人士坦言,“中核建的状态就是苦苦挣扎,急需抱团取暖。” 「 行业格局重塑 」 从分家到合并,“新中核总”的诞生,或将重塑核电行业竞争格局。 在中国的核电工程建设市场,中核建长期一家独大。合并之后,这一形势或将改变。 “中核建具备同时承担40台核电机组的建造能力,并力争承担国内全部核电机组的核岛工程。”2016年5月,在即将上市的中国核建股份招股书中,“全部”二字,足以体现中核建对自身在核岛工程领域的自信和优势。 “可以说,这是中核建一家的市场,因为他承建了我国全部在役核电站的核岛工程。”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玉明对此坦言,“但从业主的角度看,多家参与的方式会更好。” 有分析指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合并不会影响中核建对其余两大核电巨头的服务。究其原因,本质在于核电发展放缓,市场萎缩,施工市场目前是纯粹的买方市场。 对此,潘建明表示,目前中核建能够同时承担40台机组的施工建设任务,在历史上实际同时建设施工的最高峰达到35台机组。而目前中核建总计承担了24台机组的建设任务,远未饱和。 在其看来,目前中核建工作量并不饱和,业绩压力大,与中核合并后这一情况或将得到缓解。 然而也有分析认为,中核建一旦并入中核,将深刻影响建安市场格局,造成中广核、国电投各自抱团取暖,也将导致与中能建、中电建、中国建筑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核电业主方面。从历史积淀、规模体量和产业板块看,中核集团是核电行业公认的“老大哥”。而过去十几年,随着中广核发展壮大、国家电投诞生,外界一度形容三大核电集团为“三足鼎立”。 与其他行业不同,核电行业运营资质门槛高,业主数量对产业格局和发展的影响十分明显,近年来包括华能、大唐等发电集团,以及中核建,都在积极争取核电运营“牌照”。但到目前,投资运营“牌照”的持有者,仍然仅限于中核、中广核、国家电投三家。 而作为核电项目承建方,中核建与三家业主都有合作。资料显示,中核建目前拥有10多家核电工程建设专业施工下属企业,具有30 万、60 万、70万、100 万千瓦级各系列机组的建造实力,也具备华龙一号、AP1000、EPR 先进压水堆建造能力。 有分析指出:中核与中核建合并后,“新中核总”将在市场中占有更大话语权,只剩势单力薄的中广核依旧单兵作战。 不过,作为中国最大的核电运营商,中广核手握核电优质资产和核电牌照,与能源央企合并的传闻颇多。 “中广核作为一个大业主,也开始寻求中核建之外的施工企业,比如不少核电的常规岛都给广火干了。中核和中核建合并,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应对中广核,确立中核在核电领域上的绝对控制能力。”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分析。 对此,国家核安全局一位退休高层建议,他个人认为,中广核可以走类似国家电投的合并路径,即通过与四大发电集团其中一个进行合并重组,走出一条核电与常规电相结合的道路。 工程建设方面。随着核电规模化发展,核电运营企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中核建在核电工程、尤其核岛建筑领域原有的垄断地位正逐渐被打破。 据悉,国内获得民用核承压设备安装资格许可证的企业共有13家。不过看似有众多持证企业,其实均属于中核建、中能建和中电建的集团战略比拼。 2008年11月29日,中建二局成功中标中国首座EPR核电机组、世界单机容量最大核电机组——台山核电站2号核电机组核岛土建工程,成为国内第一家非核系统的核岛施工企业。 2013年6月,中能建旗下的广东火电中标阳江核电5、6号机组核岛安装工程,成为中国核电站核岛领域的“破冰之旅”。 2016年5月,中建二局中标防城港二期3、4号机组(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堆)核岛土建工程,成为继台山和阳江后,第三起非“传统”的核岛工程中标。 对此,业内专家分析:单从核电角度看,中核与中核建的合并,重塑了三家业主组成的产业竞争格局,在整体实力和产业话语权上,也再次与中广核、国家电投拉开了距离。 “合并后,中核建将从独立建造商变成中核集团的一家子公司,将不可避免在承接其他核电集团的业务问题上,带来一些影响,”郑明光分析,“中广核、国家电投为保障各自企业的利益也将扶持培育自己的建安力量。” 「 重组下的挑战 」 新型巨无霸核企能否在短时间内体现协同效应,仍是个未知数。 一位业界人士质疑:“中核与中核建所属完全不同的领域,一个是核电业主,主导研发设计,一个是工程建设,主导土建安装,两者是上下游、总承包商与施工分包商的关系,合并与否,本质上都是各干各的,没什么太大关系。” 诚然,央企重组有助于降低相关大型国企之间的恶性竞争,降低其内耗影响,增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筹码。但作为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核工业体制改革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其复杂博弈的程度,即便资深从业人士也未必完全看清。 此次重组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早在2014年,关于中国核工业是否应该“大一统”就曾引发讨论。彼时业内频传中广核将与中核建重组。中核集团官方媒体《中国核工业》杂志随后发表署名为朔风的文章——《中国核体制改革亟需做好顶层设计》,文中暗指中广核“抢跑”,还强调了核工业“大一统”的必要性。 随后,国家核电和中电投合并组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开启了电力企业重组整合的第一步。从国家电投的组建可大致窥见决策层对核电企业整合的基本思路,即参考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普遍采取的做法,在企业层面将核电和常规电力品种进行组合,由企业自行实现不同电力资产的投资和利用平衡。 对于目前正在推进的中核和中核建的合并重组,其背后也有不同的思路和逻辑。中核和中核建同为位列百家央企之首的核心军工企业,也都同属于中核总公司。中核虽然是三大核电运营商之一,但核电并不是其唯一主业,涉及核心军工的核燃料循环产业(占中核集团八个业务板块中的三个)是其另一大核心业务。中核建则主要涉及核工业土建和设备安装业务。 究其本质,两者合并是业务互补。合并后将形成囊括核电、核燃料循环以及核设施建设的完整核工业全产业链集团,也有助于整合和加强我国核军工能力。 “新中核总”的成立还将打通核电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通过对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对流程的有效梳理,使得目前核电工程建设中的接口过多、多头管理等问题得到解决,核电工程安全性及经济性预期获得提升。 国家《“十三五”能源规划》中提到,到 2020年,我国在运和在建的核电装机规模力争达到8800万千瓦。目前我国在运和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约为5800万千瓦,照此估算,未来 3 年,平均每年需新审批 8-9 台机组。 近期中法两国元首共同为广东台山核电站 1 号机组成为 EPR 三代核电技术全球首堆工程揭牌,标志着我国的核电工程建设能力得到了国际认可。在此时间节点上中核与中核建宣布重组,无疑将为三代核电项目建设注入强心针,三门核电站 1 号机组、台山核电站 1 号机组装料工作预期将加快获得批准,后续核电新项目审批也有望加快。 “因核能领域的特殊性,企业的重组,不仅仅是简单的企业行为,其一定会充分体现国家层面及国资委的意志。"张明分析。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选择哪种重组路径,业界依旧看法不一。一条比较现实的做法是,把中核建的核电工程板块剥离出来并入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剩下的军工和民用建设板块分别并入相应业务板块,即把中核建按业务分拆,将两家揉在一起,以更好地实现资源整合。 “按照国资委要求,合并重组方案还在有序筹划中,我们将在合适时间具体发布。”潘建明透露。 就在《能源》记者发稿前,中核、中核建刚刚从全民所有制企业改成了国有独资企业,并更换了执照,两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及董事长也变更成了一个名字——王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