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源战略 油气 电力 煤炭 新兴能源 节能环保 资料库 视频资讯

风能

旗下栏目: 太阳能 风能 生物质能 储能 地热能

风电回暖仍很悬 政策成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文章来源:环球科技风                   发布时间:2019-12-23
摘要:风电产业似乎正走在回暖的路上。11月4日,有江西媒体称,江西省已陆续开建泰和钓鱼台等5个风电项目,预计到年内还有大约5个风电项目开建,项目总装机将达48万千瓦、投资约43亿元。
新能源,国家电网,风电设备,风电产业

风电产业似乎正走在回暖的路上。11月4日,有江西媒体称,江西省已陆续开建泰和钓鱼台等5个风电项目,预计到年内还有大约5个风电项目开建,项目总装机将达48万千瓦、投资约43亿元。

稍早前,也有消息称,由国家能源局制定完成的《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已上报至国务院,目前处于待批状态,可能会在年底出台。这被业界解读为或给整个风电行业带来暖意。

从终端来看,市场对风电的需求在上升,地方政府也愈发重视。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但问题是,现在对贴上回暖的标签还要打上疑问,因为,就风电设备这一块看,虽然在艰难地复苏,但产能过剩的问题还很严重。而这又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复苏。

国家力挺

江西开发高山风电并不意外。一方面,该省一直是传统风电大省,早在前几年就开始在鄱阳湖布局风电产业,其中,从湖口到永修的松门山、吉山约70公里长的湖道两侧是江西建设风电的主要场所。另一方面,风电是大投资项目,对拉动该省的GDP也有益处。

江西媒体10月底公布的信息显示,位于泰和县水槎乡天湖山、钓鱼台的两处风电项目,总装机量达9.6万千瓦,安装48台20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年上网电量20200万千瓦时。两项目工程动态总投资8.8亿元。

除了上述两处风电项目,年内江西还有约5个风电项目开建。江西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称,相关的风电项目均已列入国家前三批风电核准计划,且大多为高山风场,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项目建设条件较为复杂,建设期也相对较长,将于2014年下半年起陆续建成投运。

这批项目的建成将为江西省十二五末建成百万风场的目标奠定基础。上述负责人还称。

事实上,不止是江西,桂冠电力近日也公告,公司计划投资建设贵州遵义太阳坪风电场(48MW)工程项目,总投资约4.3亿元。公告称,桂冠电力投建的风电场项目建设容量为48MW,安装24台单机容量2MW风力发电机组,年平均发电量为10252万千瓦时,含税电价为0.61元/千瓦时。

在林伯强看来,风电确有回暖态势,且不止是因为自身的需要,更与风电发展的宏观形势密切相关。至少相比前几年,确实有好转。林伯强表示,尤其是官方一直力挺风电,让企业和地方政府看到了机会。同时,结合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大趋势,风电确实符合中国转型发展的需要。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副司长史立山最近公开表示,国内外实践证明,风电恰恰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应该大力支持而不是限制。

好消息还有国家电网的给力,这解决了几年前留下的车多路少的疑问。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9月底,国家电网并网风电装机6426万千瓦,同比增加21.5%。国家电网近期还称,将通过加快电网建设、加强风电优先调度等措施来支持风电产业。

仍有难点

不过,中国风电发展仍面临难题。当前影响风电行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弃风限电。史立山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对外透露的数据是,2012年,中国弃风电量达208亿千瓦时,弃风率约17%,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史立山认为,解决限电要采取有力措施,严格限制弃风限电地区风电的建设规模,加快市场好的地区的建设。同时,要开拓一些灵活的用电负荷,比如风电供热。

最严重的问题还是风电设备的产能过剩。林伯强则认为,这才是中国风电产业最大的问题。横向比较太阳能光伏行业,现在无锡尚德破产重组,说明该行业的淘汰和整合已经开始,这实际上也是触底反弹的信号,但风电设备这一块,尚没有传出淘汰整合的案例。

《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中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行业产能就已达到30吉瓦以上,但2011年国内新增风机装机容量仅为18吉瓦,这导致国产设备40%以上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这或许说明,现在整个行业的回暖,不能太过乐观。林伯强说,同时,有关部门不能放松对设备行业的帮扶。

对此,史立山建议,要加强产业的监测和评价体系建设,以及产业的标准和规范体系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强行业自律,防止恶性竞争。

随着4月11日华锐风电年报的公布,国内上市风电设备商的年报业绩已悉数出炉。与2010年年报的行业亏损下滑不同,2011年的风电行业除了成本上涨的原因外,政策的调整也成为了众风电设备商的难言之隐,并齐指其为去年整体业绩的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

不仅如此,从已公布的年报看,无论是金风科技(SZ.002202),还是华锐风电(SH.601558)、湘电股份(SH.600416)等,现金流方面均出现空前危机,金风科技更是同比减少2317%,几乎所有公布年报的风机设备生产商的现金流都为负。

诸多迹象表明,风电行业开始进入集体调整的深水区。

告急的年报

根据金风科技的年报数据,2011年度该公司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降低27.01%、74.06%、69.12%及73.50%。其中,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收入为122.7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8.17%,售出机组装机容量3105.75兆瓦,同比减少22.49%。

此外,湘潭电机报告期内的公司营业收入也下降7.84%,其中风力发电系统收入下降29.83%。华锐风电方面则下降更为明显,其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8.66%,营业利润下降83.11%。

对于营收和利润数据的下滑,各年报都给出了几近一致的解释。主要原因是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和国家产业政策影响,风力发电机组售价下降,同时由于销售数量减少,导致风力发电系统收入下降。 2008年5月,甘肃酒泉380万千瓦国家特许权项目1.5兆瓦机组投标价格在6000元/千瓦左右,到了2010年末,新疆哈密、河北330万千瓦国家特许权项目1.5兆瓦机组投标价格已经降至4000元以下。去年,国内风电市场装机容量下降、供过于求,1.5兆瓦机组价格进一步走低,相比2008年,下降幅度已经超过40%。华锐风电相关人士表示。

而金风科技方面也表示,由于采用直驱永磁电机,受稀土价格暴涨以及铜材、钢材等其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影响,整机成本压力陡增,从而导致利润直线降低。

其实,除了早前经常提及的价格战因素和稀土因素外,政策因素也不同程度影响了风机设备商的销售,且成为去年年报整体数据下滑的权重因素。

华锐风电年报称,去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针对风电产业采取的部分政策在短期内给风电市场带来了压力。

据其年报显示,去年5月份和6月份,国家电监会和能源局陆续发文,要求新核准并网运行的风电机组应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并通过有关机构的检测,已经并网运行的风电机组,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要在2011年年底前完成调试,未按规定完成改造的风电机组和风电场,不得并网运行。

华锐风电援引电监会《风电安全监管报告(2011)》称,目前国内只有1家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无法满足检测需求,风电机组排队待检情况严重。而受到短期内检测能力不足的影响,其部分新建及在建风电场项目安装及接入系统的时间晚于预期,影响了公司在手项目的执行。

不仅如此,该公司风电年报同时显示,去年8月份国家能源局下发《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5万千瓦及以上项目须上报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批复,同时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风电场工程项目,须按照报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备案后的风电场工程建设规划和年度开发计划进行,而且同年7月,国家能源局下达了十二五首批拟核准风电项目计划,容量合计2683万千瓦,并明确要求未列入该计划的项目不得核准。项目审批政策的调整,在短期内导致部分新建风电场项目核准进度放缓,工期有所拖延,对华锐在手项目的执行产生了不利影响。华锐风电年报称。

但各年报都未提上述政策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分量。不过,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政策的调整,间接影响并导致了项目的减少,从而影响到销售的下滑,加上材料成本的快速上涨,从而导致了去年风电整机厂商的业绩整体下滑。政策收紧,一些风电场的建设进度和客户付款时间就会相应拉长,从而对这些企业的项目执行和货款回收带来滞后。上述人士表示。

但记者同时也从各年报中发现,除了上述销售的数据不乐观外,多数公司的现金流也凸显危机。

其中,金风科技的年报显示,其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且数额高达41.33亿元,而这一数字在2010年为正,为1.86亿元。仅仅一年时间,该数字骤减2317.38%。华锐风电和湘潭电机方面也不乐观,两家公司分别为负58亿元和负22.5亿元,同比减少476.7%和682.60%。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数反映企业垫资经营的状况,最大的影响是企业偿债能力堪忧。上述人士表示,这说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收账款过多,现金收入少,企业急于扩张,如果没有一定的融资能力,后续发展将是问题。

公司的客户主要以国内大型电力企业为主,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进行项目建设,资金来源比较单一,银根紧缩导致部分客户获得银行贷款的额度减少、成本上升、现金流紧张。华锐风电年报称,由此,客户延迟收货,新建项目进度放缓或延期,从而导致华锐应收账款增加,相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也有所增加,冲减了营业利润。

对此华锐风电称,虽然公司客户以国内大型电力企业为主,信誉良好,公司发生坏账的风险较小,但公司依然计提了较高比例的坏账准备,并且客户延迟付款使得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受到不利影响,公司只能利用自身信用从市场获得资金以保障经营。

垄断的隐忧

然而就在华锐风电、金风科技等风电整机制造公司业绩集体下滑的同时,另外一家风电整机制造公司却异军突起,借机冲入行业三甲,成为去年风电行业的黑马。

这家企业即国电集团旗下的国电联合动力,其母公司为去年12月底在香港上市公司的国电科环(HK.01296)。

根据中国风能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国电联合动力去年新增装机2847兆瓦,仅次于金风科技和华锐风电,名列第三。然而,在其成立不到一年的2008年,其风机销售量仅有6兆瓦,但两年后的2010年,其风机销量猛增为1300.5兆瓦,三年增长率超过3738%。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其成立后,无论同行业环境如何变动,其增长速度都基本未受影响,并越过东汽、明阳、湘潭电机等企业,跻身三甲。

一家风电整机商在国际风能大会期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对此表示担心,像大唐、国电等国有发电集团开始涉足整个风电产业链,虽然现在才刚有雏形和苗头,但一旦链条对接,既是业主又是生产商的这些国企很可能垄断这个行业。

资料显示,联合动力大股东为国电科环,占股70%,国电旗下的龙源电力占股30%,两者均为国电的子公司,后者为国内最大的风电场开发投资企业,风电装机容量占全国的20%,该公司还为全球第三、亚洲第一的风电运营商。

而此前有数据称,国电联合动力成立后,60%-70%的风电整机主要销向了国电电力和龙源电力。

对此,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特别表示,这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格局和双重身份很容易形成新的行业垄断。

林伯强同时表示,中国风机产业发展已经从价格为王的混战阶段进入到质量制胜的群雄割据阶段。特别是在光伏行业进入寒冬后,风电产业也即将进入深度区,新能源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考验,调整后谁最后会浮出水面将成为风电行业真正的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