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内蒙古风电,风电场,风力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直以来,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而今,“风车转、塔架高,风力发电送能源”。矗立在广袤草原上的一排排风力发电机成为草原上一道新的风景线。作为国家新能源基地,我区风能资源丰富,风机转动把大自然的无私馈赠,变成清洁能源送入了千家万户。 从20世纪70年代初,群众自发研制小型风力发电装置进行风力发电试验到大型风力发电并网,在风能利用上,内蒙古有着不平凡的经历。曾长期工作在我区风能最富集地区锡林郭勒盟的自治区电力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兼风电专委会常务副主任、秘书长李建春,多年来致力于我区风电事业,见证了内蒙古从风电摇篮走向风电巨人的辉煌历程。 风力发电机研制从民间走向世界 我区风能资源丰富,占全国陆地技术可开发利用风能资源总量的1/3,位居全国第一位。锡林郭勒盟又是我区风能最富集地区之一,我区风电事业正是从这里起家。1958年,察哈尔盟与锡林郭勒盟合并,年仅8岁的李建春随父亲工作调动来到锡林浩特市,在这里学习、工作,也因此与风电结下不解之缘。 1970年,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查尔公社下乡知识青年曾玉成自购材料进行风力发电试验,组装一台微型风力发电机,成为内蒙古草原上出现的第一个风力发电装置。此后数年间,群众自发进行的风电试验活动在我区多处出现,引起有关部门对这一新生事物的重视。 1972年初,时任自治区水利电力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国善在锡林郭勒盟调研时,了解到当地群众自发进行风电试验,认为风电是解决牧区用电的新路子,当即安排经费并派技术人员到当地协助有关单位进行小型风电装置的研制试验。从此,内蒙古电力部门工作计划中列入“风电开发”这一内容。 1975年,内蒙古草原研究所根据国家农林部下达的任务,承担以牧区蒙古包为服务对象的小型风力发电装置研制任务,设计研制出的风力发电机成为自治区第一个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的机型,开启内蒙古定型批量生产风力发电机的历史。 1978年,李建春从北京钢院(现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分配到锡盟工业局电管科工作。这一年,锡盟风能利用研究所成立,成为当时全国第一家单独专门从事风能资源研究、开发、利用和推广的科研单位。1987年5月,锡盟风能利用研究所正式上划至内蒙古电管局,实行行业直属管理。时任锡盟电业局副局长的李建春负责代管和联系风研所相关业务,开始接触我区风能测试研究和利用开发工作。据他说,当时锡盟12个旗县中只有5个旗县通了电,还有7个无电旗县,人们用电的愿望很迫切,因此也促进了小型家用风力发电机的研制。 1985年,内蒙古电管局下发科研项目,由乌兰察布盟风力发电研究所、商都供电局等单位共同研制多功能风力机,于1986年在商都县大拉子乡土城子村安装试运,累计运行425天、5200小时,共发电6309.5千瓦时,并完成提水等作业,颇受当地群众欢迎。 1973年至1986年期间,我区研究风力发电装置的工作受到相关部门广为重视,先后研制出各种结构形式的小型风力发电机20余种,其中有10种机型被列为商品化定型产品投入批量生产。1984年起,内蒙古经委安排11家定点生产风电设备生产厂家,初步形成成套生产供应风电设备的行业雏形,年生产能力达到3万台左右。内蒙古生产的多种小型风力发电机结构简单、性能优良,除满足区内需要,还行销至国内10余个省区,并出口至蒙古、德国、印尼、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国际上已具有一定知名度。 家用微型风力发电从试点到普及 为在偏远农牧区推广和普及风电,在组织风机研制同时,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先后在一些地方进行风力发电应用的示范试点。1976年,自治区安排商都牧机厂首批生产50台100瓦风力发电机,该批小风电机的安装使用,使草原深处的蒙古包第一次有了电能带来的光明。1977年,在阿巴嘎旗罕乌拉公社和苏尼特右旗巴彦朱日和公社进行风能利用中间试验项目试点,共投放家用微型风力发电机79台。1978年3月,锡林郭勒盟风能利用研究所成立后,负责对两个公社已安装使用的91台风电机进行应用试验。 1983年,根据水利电力部和内蒙古经委安排,内蒙古电管局开始风力发电应用试点工作,至1984年年底,4个旗县22处应用试点共安装风机475台,装机容量51.4千瓦。各试点投运的设备均及时为当地居民供电,有效解决照明、看电视、听广播、灶用吹风机等生活用电。截至1987年,内蒙古电管局风力发电试点25处,共装机727台、容量78150瓦,风机运行良好,给农牧民生活带来很大便利。 在自治区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牧区风电事业得到健康发展,在样机研制和定型同时组织批量生产,示范点取得的实践经验,提高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认识,给全面推广风力发电提供了条件。至2000年底,全区小型风力发电机应用已达15万台,容量19200千瓦,年发电量3620万千瓦时,解决近60万农牧民生活和部分生产用电问题。家用微型风力发电机大量推广应用,给内蒙古千里草原注入了新的生机,增添了经济开发的活力。农牧民从此结束“点灯靠油,娱乐靠酒”的历史,开始了现代文明新生活。草原深处的蒙古包、偏僻乡村的农舍里,沿袭几千年“油灯粪火”的贫乏生活被明亮的灯光照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随着风电的普及而改变,除家庭生活用电,风力发电开始用于电围栏、牛奶加工、提水、剪羊毛、饲料粉碎等生产领域。 蒙古包旁不再是只有深沉的长调,山村的夜晚也不再寂静。每当一个浩特或乡村开始送电,当地群众就像过节一样高兴,牧民们载歌载舞,向试点的工作人员献上表示感谢的奶酒。凉城县试点建成送电时,老区人民举行隆重的剪彩仪式,村里随即办起文化站、电视放映室,农民晚间劳动之余到文化站看电视、阅览书报、开展文娱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