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海而生,向海图强。作为山海相拥的隽秀之地,汕头濠江素来以海洋渔业资源闻名全国。然而,濠江曾经赖以为生的传统渔业等海洋经济开发方式粗放,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尚需提高。 近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和科技支撑,濠江“乘风起势”发展科技赋能产业,积极融合传统渔业与新兴产业,拓宽海上发展空间,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发展海上风电产业,两大平台焕发产业集群活力 汕头市海岸线长289公里,海域风速达9-10米/秒,年有效平均利用小时数在3800小时以上,海况条件良好、开发成本低,属海上一类风电场。近年来,汕头濠江发展海上风电产业,以上海电气风电广东智能制造项目为核心,打造全产业链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规划建设面积达4915亩的风电产业园区,对汕头濠江而言是一个挑战。该产业园是集研发设计、工艺流程、生产制造、检测认证为一体,打造海上风电装备协同生产基地。
创新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形式,吸引创新企业形成集聚效应,是濠江依托“四个一体化”项目激发产业集群活力的关键所在。“我们通过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吸引和集聚核心零部件的企业。我们还建造了风电临海试验基地用于试运行新机型。有了这两个平台,再依托濠江本身海上风电的资源,可以使我们两条腿走路,让大家都到这里发展。”汕头市濠江区委书记李飞说。 目前,全省规划海上风电场23个,总装机容量6685万千瓦。汕头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全省占比最大,达到3535万千瓦(随着技术升级未来可达6000万千瓦),占比53%,成为粤东海上风电基地的主阵地。 乘风起势助推资源融合,聚力共筑产业新生态 海上风电是濠江区的新兴产业,海洋渔业则是濠江区的传统产业。李飞介绍,为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构建以“海上风电+储能”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濠江从推进海洋渔业和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及完善海上风电新兴产业发展两个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两大资源融合发展。 濠江从推动海洋渔业由近海向深远海转型入手。近年来,濠江不断完善渔港设施及功能,力争实现“路通船到,聚集卸港”;加快推进捕捞业转型升级,引导组建发展更多中深海捕捞船队;提升水产养殖效益,推动三屿围、赤沙等养殖场由粗放型向精深型养殖发展,并改革养殖技术,拓展海上发展空间。 此外,濠江还依托海上风电产业资源开发,致力推动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集约利用海域资源,探索“海上风电+深水网箱”等现代深远海立体开发模式,实现“水下养殖,水上发电”,形成“蓝色能源+海上粮仓”的高效组合。 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濠江高质量发展 今年来,为推动“百千万工程”年度工作落实,完成海上风电主导产业延链成群、推动园区平台扩容提质增效、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绿美生态濠江等任务,濠江以科技人才、土地综合整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强化结对帮扶汇智聚力及党建引领等五个方面为支撑,推动濠江县域发展的同时,实现濠江城区能级的提升。 “深圳南山—汕头濠江‘百千万工程’产业合作园”揭牌成立。新华网发 黄汉铭 摄 抓镇域提能,关键是要发挥街道强化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濠江区以礐石、广澳、滨海3个街道作为示范街道,发挥各自禀赋优势,推动差异化发展。其中,广澳街道依托海上风电产业园、广澳深水港、综合保税区、粤东职教高地等区位优势,落实重大项目供地落地双服务。滨海街道发挥高铁站点所在地区位优势,探索发展集旅游、美食、观光农业为一体的高质量发展路子,推动构建“高铁经济圈”。 濠江区在涉农社区达标创建“干净整洁村”基础上,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赤膊房”整治美化、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置等工作,强化农房规划建设管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李飞说:“绿美生态建设最重要的是增绿护绿种树。”基于此,濠江在主城区、海边防护林带及河浦礐石和广澳三个生态屏障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增绿工作,促进当地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参与 实习生 张艺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