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规模化开发 身份:煤层气领域专家、国家能源委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 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抓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煤层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按大盆地、大区域,分类进行联合攻关,同时探索确定煤层气的卡脖子技术、工艺和装备项目清单。 实行探采一体化管理,探索“三气共采”;设立国家煤层气勘探基金,从国家年度煤矿安全技措资金中,划拨用于支持煤矿区地面、井下联动治理瓦斯和部分地面抽采煤层气的项目。 改革开放40年来,煤层气产业实现了飞跃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其产业规模远低于社会预期,特别是地面生产增量仅为每年5亿立方米左右,仍处于增速疲软期。在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快改革进程,我国煤层气产业才能迎来灿烂的曙光。 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抓手,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来,我国基本掌握了常规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初步建设了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两大煤层气生产基地,攻克了1000米以浅高阶煤层气开发等4项关键技术,同时完善和开发了一批重要科技创新成果,如富集产区和储层动态评价技术、各类水平井技术、定向大斜度丛式井等高效钻完井和增产技术等,有些达到了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 然而,因我国煤层气具有构造煤、超低渗、深部等低品质资源占比较大的资源禀赋,还没有形成适合各类资源条件的成熟的系列勘探开发技术。目前,煤层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已实施了12年,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仍有许多科技瓶颈待突破,需要进行长期、持续性的科技攻关。比如为贯彻保障煤炭安全绿色开采的“先抽后采”、“先抽后建”,先要解决煤层气难采、低成本开采问题。 要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抓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煤层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管理体制和机制,集中力量精准攻关。 根据我国煤层气资源状况,按大盆地、大区域,分类进行联合攻关。以重大专项为纽带,组织相关企业、高校、研究院进行联合作战。同时,发挥已成立多年的煤层气科技创新大联盟的作用。 探索确定煤层气的卡脖子技术、工艺和装备项目清单。在科技重大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团队和专项技术与装(设)备攻关组,逐渐形成适配我国煤层气资源条件的煤层气技术系列工艺和装备。 改进资源管理,加大扶持与激励力度 我国煤层气资源评价面积37.4953万平方公里,2000米以浅资源量为36.81万亿立方米。目前,煤层气已登记矿权面积4.8256万平方公里,仅占煤层气资源评价区域面积的12.87%,比初始设置煤层气矿权时减少1.8万平方公里。我国陆上油气矿权面积333.8万平方公里,煤层气矿权面积仅占油气矿权面积的1.41%。油气矿权面积中,覆盖的煤层气资源评价区域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煤层气作为气体资源,矿权面积过于狭小,严重制约了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因此,建议制定相应政策法规,扩展煤层气矿权面积,为煤层气产业创造较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已有煤层气矿权范围内,只有潘河、潘庄、成庄、保德、樊庄成为开发的有利区域和主采区。配套政策措施,加强煤层气勘探工作,发现更多有利的开采区,促进煤层气产量的迅速提升,这是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应当抓紧推进。 煤层气勘探开发与常规油气有别,不易简单区分勘探和开发期。根据国外经验和国内实践,建议只设置煤层气矿权,实行探采一体化管理,不再分别设置煤层气探矿权和采矿权,同时减少煤层气资源管理审批环节。 此外,根据国际煤层气产业惯例和“十三五”规划前3年的探索和实践,煤层气业内对煤层气区块内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三气共采”,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已形成广泛共识。 实现“三气共采”有利于从根本上防治煤矿瓦斯事故,有效减排煤炭开采时释放的温室气体,也有利于创造科学、公平、合理的大环境,激励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敦促这项政策尽快落地,将使我国煤层气地面开发首次完成和超额完成规划产量目标任务,切实起到激励和推动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了一些煤层气经济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但是力度仍不到位,特别是在国际、国内页岩气、致密气开发经济效益的冲击下,社会投资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积极性大幅滑坡,煤层气产量增长疲软。 鉴于我国难采煤层气资源比重大,煤层气开发企业大都艰难、甚至亏损经营的现实情况,建议国家财政补贴现行的每开采利用1立方米煤层气,补贴额从0.3元增至0.6元;建议设立国家煤层气勘探基金,加强煤层气勘探的研究和技术探索;建议从国家年度煤矿安全技措资金中,划拨用于支持煤矿区地面、井下联动治理瓦斯和部分地面抽采煤层气的项目。 我国煤层气产业经过“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前3年的探索期、调整期和奋斗期,已初见成效。我们将继续以地面开发和煤矿井下抽采及煤系地层“三气共采”两种煤层气立体开采方式为基础,以国家扶持政策为动力,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抓手,力争突破“十三五”规划的煤层气地面产量目标,探索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煤层气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