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庆军认为,电化学储能安全是可管可控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系统的整体安全。他提出,在设计阶段,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技术创新以提升储能系统的安全性。 首先,改进电芯的设计和制造以提升其本征安全是关键。通过优化电芯的结构和材料,可以降低热失控等安全风险;其次,增强Pack设计以防止热失控蔓延也至关重要。比如,在电芯之间增加安全隔离垫—气溶胶,可以有效地阻隔热失控的蔓延,保护整体系统安全。 此外,优化电气和机械设计也是提升储能系统安全性的重要部分。电气设计要确保在各种外部短路下及时保护整个系统不受干扰,机械设计则确保面临坍塌或倒机柜等机械冲击,储能系统仍能保证安全。最后,完善消防设计和智能监控系统必不可少。这些系统提前预警,并在热失控后,从Pack到系统多层自动消防,实现精准灭火,层层阻隔,将事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据介绍,远景储能秉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安全理念,通过全栈安全设计,打造超安全储能解决方案。 远景储能通过大数据和智能监控提前预警,精准识别电压等参数,快速探测识别潜在隐患,提前消除安全隐患;构建了“电芯-Pack-系统级”三道防火墙,单颗电芯热失控,通过智能监控发现后,用气溶胶隔离,整体替换;到Pack级,启动自动消防,替换PACK,及时阻隔,以免影响整体系统安全;到系统层面,还有另外的消防系统,保证不会影响周边失火或对电网造成冲击。 政企合力 打造更高水平储能安全 田庆军指出,这两年的技术进步比较快,但几年前的储能系统产品,在消防和预防方面做得不够好,电芯质量在设计上也存在不足,这会带来一定的隐患;此外,行业快速爆发,很多企业跨界进入,还有一些小企业,在资本推动下快速做大,导致产品、技术质量良莠不齐;另外,过去几年,很多储能电站是在强配政策下投建的,也没有调用,风险还没有释放出来。 据了解,行业内一些不规范竞争行为也助长了安全风险。一些企业为了销售储能产品,会利用手中的风光资源或资产捆绑销售,迫使收购方使用其储能产品,这降低了投资方在储能选择上的门槛,可能牺牲对储能安全的要求。 田庆军建议,投运三年以上的储能电站、非磷酸铁锂技术路线的储能电站和新能源强配、没有调用的储能电站,都需要自查自纠,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这不仅是防患于未然,通过对老旧产品、投运产品进行回溯,对未来新产品的开发也会有指导价值。”田庆军说。 当前,行业内已经形成共识,高水平储能安全离不开企业和政府的合力。企业需要树立安全红线意识,在行业激烈竞争的当下,守住安全与质量的底线,也需要企业不断技术创新,实现储能的极致安全;相关政府部门则需要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来规范市场,加强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储能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支持,推动行业技术不断升级。 “只有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和规范的市场行为才能确保储能行业的安全、稳定和持续发展;同时政府的支持和监管也必不可少;呼吁全行业共同努力为储能行业的良性发展做出贡献。”田庆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