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源战略 油气 电力 煤炭 新兴能源 节能环保 资料库 视频资讯

储能

旗下栏目: 太阳能 风能 生物质能 储能 地热能

山东储能“危中寻机”竞逐新赛道

文章来源:济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3-11-30
摘要:风电等新能源项目配建储能设备已成为行业共识。地面光伏正成为新能源的重要力量。11月17日,驻济央企中铁十四局建设的南京港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镇江大港光伏工程顺利并网发电,这是中国铁建首个绿色港口光伏项

 

风电等新能源项目配建储能设备已成为行业共识。

地面光伏正成为新能源的重要力量。

11月17日,驻济央企中铁十四局建设的南京港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镇江大港光伏工程顺利并网发电,这是中国铁建首个绿色港口光伏项目。同一天上午,山东能源集团东营“双千万 双园区”新能源基地160万千瓦海上风电+ 200兆瓦时储能项目启动仪式举行。还是在这一天,山东省储能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在山东科技大学召开……种种迹象表明,山东各方近期正积极加力提速,在储能这条新赛道上唱响“山东声音”。

与此同时,全国储能行业正陷入“冰火两重天”的窘境:2023年前三季度,新型储能装机量增长势头强劲,此前密集扩产下产能持续释放,新玩家持续涌入;储能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从电芯到EPC和直流侧储能系统价格一降再降,甚至是“赔本赚吆喝”,盈利成为全行业难题,诸多企业面临困境。近日,山东临沂一个分布式项目通过公开评审,江苏一家储能企业中标,价格仅为0.35元/kW.h,再一次刷新了行业价格底线。

业内专家认为,市场经济从来都是“危中有机”,储能市场同样如此。面对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储能新赛道,此时积极介入,对山东储能行业长远发展来说,或许是最好的时机。

行业正快速洗牌

在“双碳”战略下,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当前我国能源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有关经济学家在近期关于中国新能源十大趋势的解读中指出,光伏、风电产业已经从爆发式增长转为稳健增长。产业对风光资源的利用逐步完善,绿电+储能才能进一步打开发展空间。在新能源汽车之后,储能成为正在崛起中的新万亿赛道。快速放量的市场吸引越来越多的重量级玩家进入,同样也激发了储能市场新一轮角逐。储能系统、储能电池、储能PCS(逆变器)、储能EPC以及解决方案等各个细分市场企业涌现。

过万企业涌入、储能规划产能超1.5TWh、超5700亿元投资……2023年,储能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局”。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储能电池特别是磷酸铁锂电池价格下跌幅度超过30%;截至2023年10月,1小时、2小时、4小时时长的储能系统设备均价分别为1.12元、0.9元、0.85元,相比年初的价格下降幅度超过了30%。

与此同时,新型储能技术的迭代明显加快,以磷酸铁锂电池储能为例,行业陆续推出超过300Ah的大容量电芯技术、耐高温技术、5MMh系统,以及云边协同DMS、气体凝冻DMS、浸没式液冷、大容量级联型储能以及构网型储能等新技术。

工信部有关专家表示,据统计,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占比92%,如果从2020年已并网储能项目的场景分布再做一些细分的话,电源侧的光伏配储、风电配储占比合计47.43%;电网侧以独立共享储能为主,占比42.79%;用户侧以工商业储能为主占比7.89%。

中国储能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我国储能产业规模快速扩大,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储能产业链产值已接近2000亿元;2023年上半年,新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863万千瓦,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

在储能行业极度火热的背后,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甚至可以说是恶性竞争,让这个看上去充满希望的新赛道充斥着陷阱。

业内专家认为,上述临沂分布式光伏项目中标价格仅为0.35元/KW.h,在市场上并非个例。纵观整个储能市场,最近几个发电集团的储能设备集采招投标公示结果显示,储能设备的投标报价是越来越低,竞争极其惨烈,有些企业明显是赔本赚吆喝,还有的干脆是亏本也要拿订单。储能行业内卷愈演愈烈,下一步企业如何发展成为很多人迷茫的问题。

一家光伏建设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可拿不到订单,企业每天都要承担着人工费、厂房费、机械设备费等多种费用,闲着同样是亏损,而且没有了现金流,企业的处境可能更加艰难。所以,有的企业宁愿亏点钱,也要把项目抓在手里,先让员工有活干再说。从长远来看,有了项目在手,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储能行业的价格战带来可怕的连锁反应。企业悲观情绪在持续蔓延,导致下游需求端逐渐进入观望状态放缓采购,以等待更好的市场机会。这会进一步加剧供给端无底线低价竞争的乱象。

此外,行业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新型储能的功能和价值尚未得到有效体现,储能电站实际运行数据表明,“建而不用”现象依然十分突出。

山东在储能赛道加力提速

11月17日上午,在山东能源集团启动的储能项目启动仪式上,渤中海上风电

G场址项目率先在低风速区域选择10MW、12.6MW两种风机,E场址项目位于

国管海域,拟安装单机容

量13MW以上型海上风

电机组,实现与省管海域项目接续开发,继续引领山东省海上大型机组加速迭代升级。同日,随着最后一台风机并网,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U1场址一期45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至此,国家电投山东能源半岛南海上风电在运规模达125万千瓦,成为山东省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近几年,山东新能源发展迅猛。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已达8738.3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42.8%),其中光伏5228.5万千瓦,居全国第一;风电2430.3万千瓦,居全国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省2022年的新能源消纳率为98.2%。随着新能源装机量提高,新能源占比不断攀升,新能源消纳压力问题将日益凸显。

在此大背景下,11月13日,山东省能源局官网发布了《关于印发〈支持新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主要围绕电源侧储能、电网侧储能和用户侧储能三种应用场景展开,提出了12项具体措施,引导新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

电源侧储能方面,针对发电侧储能利用率低的问题,明确提出了以“2030年新能源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为目标,逐步提高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比例,鼓励新能源场站与配建储能全电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倒逼新能源企业提高配建储能利用率。

电网侧储能方面,针对电网侧储能市场模式单一问题,提出研究更多适合储能的辅助服务交易品种,逐步开展爬坡、备用、转动惯量等辅助服务交易,支持独立储能在电能量市场外获得更多收益途径。为提高其经济性,调整新型储能调试运行期上网电价机制,明确独立储能充电电量不承担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为鼓励创新,明确示范项目容量补偿费用暂按月度可用容量补偿标准的2倍执行。

用户侧储能方面,针对用户侧储能盈利能力弱的问题,结合国家输配电价改革,将“抽水蓄能容量电费”“上网环节线损费用”纳入分时电价政策执行范围;结合山东电力系统供需,售电公司零售套餐在高峰、低谷时段峰谷浮动系数约束比例由最低50%调整为最低60%,提高新型储能经济性和盈利能力。明确新型储能在深谷时段充电电量,不再承担发电机组启动、发用双轨制不平衡市场偏差费用,降低新型储能购电成本。

业内专家认为,山东在新能源行业一直走在前列,近期在储能新赛道表现同样抢眼。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阶段发力,表面上看可能要承担一定的市场风险,可“危中有机”,市场在经过大浪淘沙后,必然会抛弃落后产能,选择那些技术发展前景好、产品质量可靠的企业共同前行。或许,现在就是最好的市场介入机会。

储能产业的“济南力量”

10月中旬,2023中国(山东)储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展览会在济南开幕,济南高新区新型储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在会上签约。据悉,新型储能装备产业园项目计划在济南高新区智能装备城园区建设,总投资约15亿元,分两期建设。

项目一期计划投资10亿元,主要围绕储能装备集成、储能电池装配制造、储能关键零部件生产等产业,以电工时代公司为龙头,在满足其扩产需求的基础上,导入产业优势资源,初步形成一个以储能产业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全链条、全场景、全生态”的示范园区。项目二期计划投资5亿元,以亿恩新动力公司为主体,面向市场应用端,投资建设生产电池系统、储能系统和智能云台的综合智造基地,形成本地化供应链优势,增强区域产业配套竞争力。新型储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超百亿元,将打造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带动力的新型储能产业高地。

业内专家认为,济南不靠海,也没有大面积的山地或者戈壁用来发展光伏、风能等新能源项目,但却有企业凭借先进技术在储能赛道上拥有一席之地,殊为不易。

在济南高新区,有几家企业拥有最新的储能技术和产品,能够提供较完美的储能解决方案,电工时代和亿恩新动力就是杰出代表。济南高新区智能装备城是济南市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重要集聚区,拥有注册企业2000余家,规上企业百余家。近年来,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积极参与协办制造业部分展会,组织园区企业参与各类行业展会,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多走出去的机会,展现园区企业与产业整体硬实力。通过为企业提供丰富、优质的展会资源,切实帮助园区企业增进交流、拓展商机、嫁接资源,强化园区企业在行业领域的品牌知名度,助力园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图本报记者戴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