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风口之下,锂电池行业无疑处在一个高景气赛道。 在需求的拉动下,动力电池行业迅速增长,各大企业无一不选择扩张产能来谋求发展,这也让整个行业的竞争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曾经连续三年全球市占率第一的宁德时代也被迫“动作频频”:天量融资扩产、知识产权纠纷、高额竞价收购...... 这一系列的举动表明,曾经无可撼动的锂电霸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那么,从上游原材料到动力电池到下游主机厂,从国内企业到国外企业,宁德时代到底面临着哪些竞争呢? “宁王”的焦虑 8月12日,宁德时代发布582亿巨额再融资方案,一度在二级市场引起剧烈震动,不少投资者担心大额融资带来的虹吸效应会对二级市场的流动性造成冲击,而市场对此次融资的合理性也存在较大的分歧。 9月的最后一天,这一巨额再融资方案迎来了深交所的审核问询函。 深交所在问询函中表示,2021年4月,公司通过一项《关于开展境内外产业链相关投资的议案》,拟对上市企业进行投资,投资总额不超过190亿元。 截至2021年6月30日,宁德时代持有货币资金746.87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7.42亿元。其2018年首发上市募资53.52亿元,2020年又再融资196.18亿元,其中后者募集资金到位日距离此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还不满18个月。 最近三年及一期(末),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2.51%、28.19%、26.50%和24.36%,持续下滑。 本次发行拟募集582亿元,其中419亿元用于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等5个电池生产项目。而这5个电池生产项目建设周期在24个月至48个月之间。 针对上述部分内容,深交所提出了几个相关问题: 1、在持有大额货币资金、较高现金流入,且持续大额对外投资的情况下,本次发行融资的必要性及规模合理性。 2、在前次募投项目资金尚未使用完毕的情况下开展本次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此次发行是否符合监管关于融资间隔期的规定,是否存在过度融资的情形。 3、结合近年来发行人市场占有率,产量、销量、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募投项目的建设周期,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技术发展路径对现有动力及储能电池领域带来的影响等因素,论证说明募投项目产能大幅扩张的规模合理性。 从宁德时代的相关数据和深交所的问询中可以看出,宁德时代有着良好的现金流和现金储备,并在持续的对外投资,可以说,宁德时代并不差钱。 然而,公司最近三年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却在持续下降,由于投资项目建设周期长,现有动力及储能电池市场也存在因其他电池技术发展受到影响的风险。也就是说,未来在市场和利润增长上都存在不确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上一次募集的资金还未使用完毕,宁德时代便急着再次大举融资扩产,只能说明,“宁王”也焦虑了。 宁德时代则为此次巨额融资给出了3个理由: 1.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和相关产业政策,迎接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满足市场和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2.公司拥有最广泛的全球化客户基础,未来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量增速明显。 3.扩大产能,提升产品性能,有助于发挥规模化效应,降低电池成本,增强公司的行业竞争力。 不难看出,宁德时代的焦虑主要来自于市场与成本。 在技术差距不明显的情况下,市场竞争的核心便成了产能。谁的产能规模越大,规模效应下的成本越低,价格上和市场就更有竞争力。 事实上,毛利率的下滑代表产业的竞争程度日趋激烈,而从今年上半年的规划产能看,各家企业都在积极扩张。 据GGII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锂电产业链新增项目达123个,总投资已超5332亿元(不含开工项目)。其中,锂电池(含动力/储能/3C)投资项目达41个,投资总额超2986亿元,新增规划产能已达772GWh。 动力电池新增规划产能达745GWh,投资总额超2587亿元,超百亿项目占5成,单个项目平均投资超92亿元。 在此背景下,宁德时代此次融资扩产确实有它的必要性,但在当前的竞争格局之下,最终结果谁也无法预料。 市场竞争空前激烈 根据SNEResearch,2021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实现电动车动力电池装机34.1GWh,市占率29.9%,位居全球首位。 宁德时代能有如今的市场占有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红利。 2015年3月,工信部为刺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发布了一份《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即所谓的动力电池“白名单”。 这一政策不仅将日韩等外企拒之门外,还对能量密度不高的磷酸铁锂电池造成了打击。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低,但能量密度不高,三元锂电池成本高,能量密度也高。 但消费者出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需求,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愈发受到关注,再加上国家层面的引导,三元锂电池逐渐成为主流。 比亚迪作为当时国内电池的霸主选择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而当年同为第一梯队玩家的中航锂电同样走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路线。 主推三元铁锂电池的宁德时代则借着政策的春风,迅猛发展。不同的路线选择,直接导致了今天不同的结局。 “成就”宁德时代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比亚迪当年错误的战略选择。 除了错押磷酸铁锂电池之外,比亚迪不对外供应动力电池。 一位汽车行业专家曾表示,背靠车企的动力电池企业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比亚迪电池如果早一点对外供货,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格局不会是今天这个局面。 但如今,这一切都变了。宁德时代的市场正在被慢慢蚕食。 2020年以来,锂电供需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而这一市场格局给很多动力电池厂商带来了绝佳的发展机会,各动力电池厂商也纷纷开始行动。 曾经因为押错路线发展掉队的中航锂电虽然一路穷追猛赶,但距离头部玩家还有不小的差距。然而,受益于此次“电池荒”,中航锂电的装机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一度越居全国第三。 宁德时代似乎感受到了压力,前段时间和中航锂电的知识产权诉讼纠纷便是最好的证明。有动力电池资深从业者表示,此前中航锂电成功挖到宁德时代包括广汽和长安在内的客户,是这场诉讼直接的导火索。 这意味着,宁德时代将不得不面临曾经被远远甩在身后对手的正面竞争。 而随着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磷酸铁锂电池凭借安全性高以及成本低等优势,已重获市场青睐。 比亚迪已宣布全系纯电乘用车型搭载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特斯拉表示未来磷酸铁锂电池占比将高达三分之二,大众集团也透露其入门级车型将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包括五菱宏光mini、长城欧拉猫系列、小鹏P7、小鹏新车型G3i、哪吒V、零跑T03等爆款车型都换装了磷酸铁锂电池。 今年前9个月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销量已超过三元电池,装机量虽低于三元电池,但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到了9月份,磷酸铁锂电池反扑之势愈加明显,产量、销量以及装机量均超过了三元电池。 与此同时,比亚迪作为宁德时代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也开启了动力电池外供之路,而其主推的正是磷酸铁锂刀片电池,上市以来便受到市场的热捧。 图/比亚迪刀片电池 有消息称,比亚迪即将于明年第二季度向特斯拉供应刀片电池,目前配有刀片电池的特斯拉车型已进入C样测试阶段。而特斯拉目前是宁德时代的主要客户。 虽然比亚迪较宁德时代仍有很大的差距,但随着磷酸铁锂装车量的进一步提升,凭借刀片电池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比亚迪在动力电池市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除了比亚迪之外,国轩高科和蜂巢能源等动力电池企业也在加快在动力电池市场发展的步伐。 据蜂巢能源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杨红新介绍,蜂巢能源去年开始面向全球合作伙伴送测样品,包括特斯拉和丰田都在测评其无钴电池。 目前,蜂巢能源已经获得吉利汽车无钴电池订单,年底会进行配套出货,其他国内、国际的客户最近也会陆续下订单。要知道,吉利也是宁德时代电池装机量前十的客户。 5月,大众中国斥资60亿元入股国轩高科,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公司也进入快速发展期。今年以来国轩高科与国内多个地方政府达成扩建产能的计划。目前已建成八大生产基地,预计今年底产能将达到28GWh。 7月,戴姆勒9亿元战略投资孚能科技,并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孚能科技也在今年有相关增产计划。 随着各家电池企业增产计划的实施,动力电池行业将开始新一轮更激烈的市场竞争,虽然短期内无法撼动宁德时代的地位,但至少可以缩小差距。届时,宁德时代的“客户保卫战”也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然而,作为龙头的宁德时代想要保住市场份额并非易事,除了要面对国内“群雄四起”的局面,还要抽身与更强劲的国外对手竞争。 2019年,工信部取消了动力电池“白名单”,重新对外开放了动力电池市场,松下、LG、三星、Northvolt等海外巨头纷纷强势来袭。 国内市场,宁德时代装机量虽然依旧稳居第一,但日韩等外资动力电池企业正在加速渗透,在中国市场的装机量大幅增长,国内动力电池的市场格局正在逐渐被改变。 但这也仅仅是国内市场,想要在和国际巨头竞争的过程中取得优势,就离不开全球市场的竞争。但这恰恰是依赖国内市场的宁德时代势微的地方。 与宁德时代深耕国内市场不同,LG化学主攻全球市场,凭借入局欧洲早的优势,几乎囊括欧洲主要整车厂。松下则在美国、日本市场领先。 宁德时代虽然目前已在欧洲启动了产能建设,但尚未在欧洲建立起自己的客户体系和供应商体系。因此,宁德时代想要在海外市场也取得竞争优势,任重而道远。 可以说,宁德时代的市场正在遭遇来自国内国外企业的四面突围,作为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其是非常清楚行业的变化的,特别是韩国企业和传统大厂庞大的电池计划纷纷出台之后。 新能源汽车的放量直接导致了动力电池的需求陡增,迅猛增长的市场、产品需求的转变,给一众“落后”的动力电池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动力电池“白名单”的废止更是让国外竞争对手强势涌入,“宁王”高枕无忧的局面就此被打破。 虽然,如问询函中所提到的,宁德时代如此大规模的产能扩充势必将面临产能过剩和技术变革的风险,但目前看来,似乎成了宁德时代面对激烈竞争的唯一选择。 上下游夹击之下的成本困境 锂作为电池的原材料,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加上其本身的稀缺性和开采难,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宁德时代在2021年半年报中表示,“公司各细分产品毛利率的变动是销售单价和单位成本变动综合影响的结果。若未来市场竞争加剧或供应链波动等因素使得公司产品售价或原材料采购价格发生不利变化,公司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风险。” 根据SMM数据,2021年三季度电池级碳酸锂平均含税价格约10.98万元/吨,环比上涨23.66%,其中9月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更是出现多次跳涨。 随着四季度气候变冷,盐湖产量随之减少,这将使得原料供给更加紧张,锂价或将持续攀升。 一边是上游原材料价格猛涨,一边是下游主机厂商迫于降成本之需不愿意接受涨价传导,宁德时代担忧的不利变化正在变为现实。 对于宁德时代等锂电池供应商来说,只有加速全面布局锂电池产业链,才有可能在接下来的锂矿涨价周期中,顶住成本压力,确保产品价格的稳定性。 为了掌握资源定价权,宁德时代也开启了与上游企业的资源争夺战。 9月29日晚间,赣锋锂业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赣锋国际的通知,因Millennial收到了要约竞争对手的“更优报价”,且赣锋国际未在约定期限内选择上调要约价格,Millennial已单方终止与赣锋国际的要约收购合作协议,并向赣锋国际支付了1000万美元的合作终止费。 而这个“更优报价”正是来自于宁德时代,其以3.77亿加元(约19.3亿元人民币)最终击败“锂王”收购了MillennialLithium Corp. 100%股权。 Millennial主要从事收购、勘探及开发锂矿,在阿根廷拥有两处世界级锂盐湖项目,其产品主要用于生产锂电池正极材料。 布局产业链本是为了自身产品成本可控,而高额竞价收购本身就具有成本压力,宁德时代的这一举动更像是迫于压力之下的被动之举。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还通过参股天华时代,以15亿元的价格获得了非洲锂矿项目Manono24%的股权。 除了布局锂矿,宁德时代又将目光投向了磷矿。10月中旬,与湖北宜化达成合作,双方拟成立合资公司,推动磷化产业转型升级,其中宁波邦普(宁德时代控股)持股65%,湖北宜化持股35%。而磷酸、磷酸铁正是磷酸铁锂的原料。 此外,宁德时代针对镍、负极、电解液等也有所布局。 为了保障产品成本的稳定,宁德时代可以利用资本来对上游资源进行绑定。然而,宁德时代潜在的最大威胁却来自于下游车企本身。 我国的汽车销量主要以低价的A级以下车为主,如果电动车渗透率要提高,便只有降价一条路可走。而电动车想要降价,成本占比高达核心零部件近40%的锂电池首当其冲。 因此,车企非常不愿意将动力电池的供应集中于一家供应商身上,宁德时代一家独大意味着对车企有很强的议价权。 有从业者称,宁德时代的选择权很大,一些小的商用车企业,即使有钱也拿不到电池。在产能紧张时,宁德时代供谁、不供谁,有自己的标准。这也让车企有时会陷入核心部件断货的忧虑中。 “很多整车厂希望能有第二家比较强大的电池厂出来。”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林程表示。 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车企开始加强第二三供应商的选择。同时,不少车企开始投资动力电池企业,也相继宣布建设电池工厂。 不管是大众推出的标准电芯,还是上汽发布的“电池银行”计划、广汽的“中子星战略”,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谋求掌握动力电池的主导权。 同时,大众入股国轩高科,吉利与孚能合资建设电池厂,长城孵化的蜂巢能源被曝寻求上市,福特汽车宣布成立一个全新的全球电池创新中心FordIon Park,特斯拉开始涉足动力电池技术自研,蔚来也被传在做自己的动力电池,主机厂正在加速“去宁德化”。 宁德时代早期依靠吉利的订单,成为宝马、宇通客车等核心供应商,快速实现了腾飞。可以说作为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的发展离不开下游主机厂,而随着绑定的车企数量或增量的下滑,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市场份额正在被一点点瓜分。 产业上下游面临的问题是整个行业都需面对的,由此造成下游主机厂自主性的提高,却是市占率绝对领先的宁德时代最不希望看到的。 从上游锂价一路高歌猛涨,下游主机厂感受到了成本压力开始,便各自打起了如意算盘。 宁德时代可以收购上游资源企业,也可以挤占同行业市场空间,但对于拥有动力电池主导权的主机厂却无可奈何。 写在最后 作为行业龙头的宁德时代,一面要引领行业的发展,一面又要枕戈待旦,防止竞争优势被弱化。 面对纵横交错的竞争与压力,宁德时代也在努力寻找解决之法。一边在研发上大力投入寻求技术突破,以将行业的竞争维度从产能升级到技术;一边在储能等方面努力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但动力电池市场面临激烈竞争,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增强主导权甚至“去宁德化”,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短期来看宁德时代仍将独占鳌头,但这种趋势一旦出现,便不可阻挡。 参考资料: 1.《捍卫电池主导权“去宁德化”晚不晚》王金玉 2.《动力电池行业深度报告》光大证券 3.《万亿宁德时代和它的敌人们》牛耕 相关证券: 宁德时代(300750) 比亚迪(0025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