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源战略 油气 电力 煤炭 新兴能源 节能环保 资料库 视频资讯

环境保护

旗下栏目: 减排/服务 环境保护 低碳/循环 清洁能源

环境保护部2018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

文章来源:环保部                   发布时间:2018-02-05
摘要:近年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分别审议通过了多个环境监测方面的改革文件。
环境监测,环境保护,大气污染,环保部,京津冀

刘友宾:新闻界的朋友们,新年好!

欢迎大家参加环境保护部新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工作。近年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分别审议通过了多个环境监测方面的改革文件。环境保护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改革部署和要求,扎实推进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确保监测数据质量,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支撑和保障。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环境监测司刘志全司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王业耀研究员,一会儿,他们将向大家介绍我国环境监测改革与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先简要介绍环境保护部近期重点工作情况。

一、“大气十条”目标全面实现

2013年9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实施。5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全社会积极参与,“大气十条”目标全面实现。

一是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全面实现。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分别下降39.6%、34.3%、27.7%;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从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至58微克/立方米。

在全面实现改善目标的同时,全国整体空气质量大幅改善。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SO2浓度较2013年下降41.9%,74个重点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73.4%,比2013年上升7.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比2013年减少51.8%。

二是产业、能源和交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协同推进能源清洁化利用、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车油路”统筹等工作,“大气十条”确定的45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部按期完成。

全国煤炭消费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由67.4%下降至60%左右。“2+26”城市完成电代煤、气代煤470万户,削减散煤1000余万吨。全国燃煤机组累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7亿千瓦,占煤电装机容量71%。淘汰地条钢1.4亿吨。10205家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全部安装在线监测,实现24小时实时监管。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000多万辆。实施国五机动车排放标准。建成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网。启动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专项。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能力显著提升。

三是中国特色大气污染防治新模式基本形成。中央环保督察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初步建立。区域联防联控实现重大创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环境法治保障有力,按日计罚、停产限产、查封扣押等执法手段更加丰富。环境经济政策不断完善,初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资机制。中央财政累计下达527.88亿元专项资金和100多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12省份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同呼吸、共奋斗”逐渐成为全社会行为准则。

下一步,环境保护部将会同各地区和有关部门,以打赢蓝天保卫战为目标,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启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计划。制定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明确治理思路和具体任务,指导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出台大气污染防治配套实施方案。

二是持续推进散煤污染治理。继续深入实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城市试点工程,以“2+26”城市电代煤、气代煤为重点,稳步推进清洁供暖。

三是抓好重点行业提标改造。继续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研究推进钢铁等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在重点区域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全面加强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理。

四是加快推进机动车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减少公路运输,提高铁路货运比例。建设完善机动车遥测监测网络,严厉打击柴油货车超标排放行为。开展油品整治专项行动。

五是强化重点区域联防联控。进一步强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指导成渝、东北等其他跨省地区开展联防联控。着力提升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能力,指导相关重点区域和城市群开展应急预案修订。

二、“绿盾2017”专项行动严查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问题

2017年7至12月,环保部等七部门在全国联合组织开展“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对44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部分省级保护区进行监督检查,加大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问题查处和整改力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截至2017年11月底,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各地已调查处理20800多个涉及自然保护区的问题线索,其中包括地方自查发现的5000多个问题;关停取缔企业2460多家,强制拆除590多万平方米建筑设施;已整改完成13100多个问题,整改完成率62.8%,其他问题的生态恢复和整改措施正在落实中。废止相关地方性法律法规12部,修订51部,新制定颁布20多部,还清理了一批相关政策文件。同时严肃责任追究,各地已对1100多人进行了追责问责,其中处理厅级干部60人、处级干部240多人。

今年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对整改进展情况的调度,对发现的重点问题扭住不放,督促地方抓紧整改和销号。二是将绿盾专项行动常态化、机制化,进一步细化定期遥感监测,及时发现和严肃处理新问题,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行为。三是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综合立法,为自然保护区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四是推进各地自然保护区确界工作,督促地方完善区界标示和警示警告设施,尽快补齐基础工作短板,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区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三、实施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保专项行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2016年以来,环境保护部在长江经济带组织开展地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截至2017年12月底,排查发现的490个问题已全部整治完成。其中,主要问题包括违法违规建筑类问题102个、工业企业类问题82个、排污口问题71个、非法码头类问题59个,以及旅游餐饮、农业面源、畜禽养殖等问题,许多问题是久拖未决的历史遗留“老大难”问题。

为进一步加快解决饮用水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提高饮用水源环境安全保障水平,今年环境保护部将联合水利部组织实施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组织各地依法开展县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划定)、“立”(标志设立)、“治”(违法问题整治)三方面工作。2018年3月底前,要求县级及以上城市完成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排查,建立问题清单。2018年底前,要求长江经济带11省(市)完成县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其他地区完成地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整治。2019年底前,全国县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要全部完成整治。

环境保护部将会同水利部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各地工作落实。对履职不力、弄虚作假、进展迟缓等问题突出的,采取通报批评、公开约谈、专项督察等措施;情节严重的,实施问责。对工作成效突出的,予以通报表扬。

从2018年3月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月底前公开专项行动问题清单和整治进展,接受社会监督。从2018年4月起,环境保护部将通过网站、“环保部发布”微博、微信公众号,每月全面公开各地问题清单和整治进展。

下面请刘志全司长介绍情况。

刘志全: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环境保护部监测司,对大家长期以来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就国家环境监测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作简要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工作。2015—2017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连续三年分别审议通过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等环境监测方面的改革文件,为监测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扎实推进环境监测重点任务,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第一,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全面支撑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按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的要求,不断完善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为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撑。在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方面,在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布设1436个国控监测站点,且全部具备PM2.5等六项指标监测能力,在“2+26”城市建设颗粒物组分/光化学监测和降尘监测网。在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方面,国控断面扩展到2050个,覆盖全国十大流域1366条河流和139座重要湖库,基本满足水环境质量评价与考核需求。饮用水源地监测覆盖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和2856个县。在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方面,建成由38800多个点位组成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基本实现了所有土壤类型、县域和主要农产品产地全覆盖。同时形成了以卫星遥感与地面核查相结合的生态监测体系。

第二,推进环境监测机制改革,完成国家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

按照国家考核、国家监测、数据共享的原则,2016年我部全面完成空气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委托第三方公司对1436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开展运维,有效提高了数据质量。

2017年,我部分两个阶段推进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第一阶段,从2017年10月起,全国2050个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面推行采测分离模式,委托第三方机构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采样,并按新的机制进行分析化验,原始监测数据直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第二阶段,2018年完成2050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站建设,统一委托第三方机构负责运维,实现地表水环境质量主要指标的连续自动监测,实时数据国家与地方共享。截至目前,采测分离实现平稳运行,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顺利实施。

空气、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厘清了国家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化解了地方行政干预,减轻了基层压力和负担,实现了“谁考核、谁监测”,是我国环境质量监测机制的重大改革,切实保证了监测数据独立、客观、公正。

第三,狠抓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确保数据真、准、全

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狠抓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各项工作,不断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印发《“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依托地方承担六大区域质控任务,形成国家、区域、监测机构三级质控体系,开展臭氧等气态污染物量值溯源传递和颗粒物比对工作,发布环境监测类标准规范100多项。建立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督机制,通过远程监控与实地抽查相结合,采用飞行检查、例行检查、专项检查等形式,加大环境空气、地表水监测质量监督检查力度,对西安案件等人为干扰和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持续保持高压震慑态势,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全面。

以上是有关情况的介绍,下面我愿意接受大家的提问。

新华社记者:为厘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化解不当行政干预,环保部去年8月启动了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请问目前上收进展情况如何?上收后将对地表水质监测带来哪些影响?

刘志全:谢谢您的提问。目前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进展情况总体非常顺利,我想从这么几个方面向各位介绍一下。一是总体思路和阶段目标,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要求,我们在借鉴空气质量监测事权上收经验的基础上,2017年开展了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的工作,要实现由过去的“考核谁、谁监测”,转变为“谁考核、谁监测”。必须实现这个机制的转变,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客观。总体的思路是以国家考核,国家监测,数据共享为原则,以确保地表水监测数据质量为核心,以实现水质自动化监测为目标,以统一标准规范和质控为要求,分阶段、分步骤开展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事权上收工作。刚才我也介绍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2017年10月份全面开展采测分离,每个月测一次,2050个断面测一次,已经实现了。第二阶段我们要在2018年实现2050水质自动站建设工作,实现以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的模式,这个任务现在正在抓紧推进过程中。这是总体的思路和目标及进展。

这里面可能大家有一个问题,采测分离和过去有什么区别?过去是属地监测,比如说断面在哪个省,哪个市,就由哪个省、市自己来测,自己测完报给数据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利用这个数据对省进行考核。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干预,另外质控的要求也有可能不一致。现在采测分离以后,采是第三方采样公司,我们从全国招标了八家采样公司专门开展采样。那么测,选择290家监测站开展监测。这个过程中采样公司严格按照一整套技术规范要求,比如说从采样开始,包括采样要留痕,到哪个站采样,首先扫码,我们有断面桩,你要扫码发过来,发到网上去。第二个要采样,采样现场要留痕,是不是在要求的地点采的样。第三步采样以后,你要编码,编码是二维码统一编码,通过混样,就是不同站点不同断面的样品混合在一起,最后要送到分析测站,就是监测的分析测试方,分析测试方只知道测的是密码样,不知道是哪来的,数据只有二维码,测完的数据直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我们对采测分离工作有一整套质控要求,要全过程留痕,比如冷链运输,对样品运输和保存温度有严格的要求。另外要保证规定的时间开始监测分析,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测完等等这些要求都在里面很具体。

应该说第一阶段监测来看,我们总体数据质量稳定可靠,我们采测分离第一阶段内部和外部质控样品合格率均超过95%以上,这里面有空白样,加标样,平行样,占总样品的15%的比例,大家想想空白样、加标样,平行样,就是看你测的准不准。但是分析测站不知道这些样品中哪个是空白,哪个是平行,哪个是加标样,这样就实现了采和测分离。另外这里面有一整套的管理要求和技术上的规定,还有后台有信息管理系统,而且采测分离监测数据从10月份开始,11月,12月到目前1月份已用于水环境的质量评价考核工作中。通过上收,应该说实现了谁考核谁监测,和大气是一样的,谁考核谁监测,所以这是机制重大转变。

刚才说数据,总体来看2017年全年来看总的1940个评价考核断面中,一到三类水质比例是67.9%,同比增加0.1个百分点,劣五类比例是8.3%,同比降低0.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全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整体呈现向好的趋势,采测分离实施三个月以来,监测数据比去年同期相比“好水”比例有所下降,这仅仅是三个月的情况比较,总体是略有下降,更进一步的结论,我们后期还会继续在跟进。

这项工作应该说是整个全国机制,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监测管理考核评价,避免行政干扰,进一步理清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减轻基层压力和负担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下一步我们刚才说了,我们要加大自动站建设,自动站建设以后四小时出一个数,现在一个月地表水才测一次,等到自动站上来,就像空气站一样,能实现自动报警,借助大数据分析手段,出现异常情况马上知道,对实现水环境监测的预警工作和我们考核评价工作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谢谢。

新京报记者:很多人关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请问环保部门是如何开展空气质量预报工作的?会不会出现预报失准现象?怎样进一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刘志全:谢谢你的提问。应该说预报的准确和精度对我们大气污染防治,特别是对重污染应对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预报准确率高,预报提前量长,是大气污染精准防治和重污染天气应对的前提,只有提高预报的准确度和提前量才能精准发力、提前采取措施。应该说近几年来大家都有体会。

《大气十条》发布以来,我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和有关研究机构开发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利用国家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网的数据、国内外主流气象预报资料、国家空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等这些资料,每日对未来七到十天污染形势进行分析和研判。建立了空气质量和重污染天气预报会商机制,对重污染天气过程的影响范围、持续时间、污染程度进行研判,应该说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也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和总结,目前预报的准确率持续在提升,区域范围的空气重污染过程预报准确率已接近100%,重点城市污染程度的预报准确率达到80%,为空气重污染过程研判、防控、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过去几年,大家注意到部分城市发布红色预警,橙色预警、黄色预警并采取应急措施,这些都是基于预报结果做出的,就是打有准备之战,预测预报工作非常重要。目前,国家、区域和省和重点城市基本都已开展了预测预报工作,而且有一支队伍专门预报队伍,经过历练,这支队伍越来越成熟,取得非常好的成绩,为大气污染防治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部将进一步完善国家、区域、省级、城市四级预报体系建设;建立完善预报会商机制,实现国家和区域,区域和省市,以及环保气象部门之间的会商,不断的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实现三天精准预报和七天显示预报。

一是大力推进六大区域预报中心建设。包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和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六大区域中心建设,目前我们正在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已经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这方面工作。同时,我部将建立国家和地方污染源排放清单动态更新机制,只有清单准了,预报才能准,污染源清单要动态更新。

二是健全空气质量预报会商机制。建立健全环保气象部门会商机制,国家和区域会商机制,区域和地方省市的会商机制,在地方也要建立相应的会商机制,提高预报的准确度。

三是加大对地方的技术支持力度,要加强对预报信息交换能力建设,进一步升级完善预报产品分发系统,将预报指导产品的分发范围进一步扩大,现在从省,下一步扩大到所有的地级以上城市,覆盖度更大一些。

四提升预报人员的业务能力。针对中西部地区,依靠东部地区的技术优势,结队开展帮扶,另外加大培训,提高整个预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最后是加大科研攻关,现在还不能对未来7—14天情况做准确预报,中长期的预报能力亟待加强,还要加大攻关,继续加强这方面研究,更好的为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技术支撑,谢谢大家。